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又题寺后竹亭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行尽空房忽画栏,
竹光和月入亭寒。
壁间题字知谁句,
醉把残灯子细看。
白话文翻译:
走到了空房子,忽然看到画栏;
竹子的光影和月光一起,涌入寒冷的亭子。
墙壁上题写的字,不知道是谁的句子;
我醉眼朦胧,细细看着残灯下的字。
注释:
- 行尽:走到尽头。
- 空房:空荡荡的房屋。
- 忽:忽然。
- 画栏:画的栏杆,可能指亭子的栏杆。
- 竹光:竹子投射的光影。
- 寒:寒冷。
- 壁间:墙壁之间。
- 题字:在墙上写的字。
- 知:知道。
- 谁句:谁写的句子。
- 醉:醉酒的状态。
- 残灯:残留的灯光。
- 子细看:仔细看。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竹”与“月”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清幽、孤独与高洁的情感。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和高尚的象征,而月光则通常与思乡、孤独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语言清新自然,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出游时偶然路过一处竹亭,感受到宁静的环境与内心的沉醉,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又题寺后竹亭》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领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诗的开头通过“行尽空房忽画栏”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寻求宁静的心态。此时的“空房”与“画栏”构成了一种空灵的意象,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接下来的“竹光和月入亭寒”呈现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竹子的影子和明亮的月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寒冷却又宁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环境的细腻观察与感受。这里的“寒”字不仅指温度的低下,更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壁间题字知谁句”则引发了诗人对人事的思考,墙上的题字让他产生了对往昔的回忆与对个体存在的思考。最后一句“醉把残灯子细看”则表现出诗人醉酒后的模糊状态,在残灯的微光下,诗人似乎与过往的记忆相连接,感受到了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在意象上营造了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空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自然与人的深层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尽空房忽画栏:走到尽头,看到空房中隐约的画栏,暗示孤独和静谧。
- 竹光和月入亭寒:竹影和月光交融,给亭子带来寒冷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壁间题字知谁句:墙壁上有字,不知是谁留下的,反映对历史的思考。
- 醉把残灯子细看:在醉意中,借着微弱的灯光,仔细观察,表现出一种对过去的沉思。
修辞手法:
- 意象:通过竹、月、灯等意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思索。
- 对仗:诗中“行尽空房”和“竹光和月”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竹光”与“月”联结,暗示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对孤独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借助自然景物来反映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岁月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竹:象征高洁、坚韧与清幽。
- 月:象征孤独、思乡与宁静。
- 灯:象征温暖与过往的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行尽空房忽画栏”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愤怒 -
“竹光和月入亭寒”中的“寒”字意指什么? A. 温度低
B. 心情冷落
C. 清冷的氛围 -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杨万里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又题寺后竹亭》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涉及月光的意象,但前者更注重于环境的细腻描绘与内心的沉思,后者则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两首诗的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