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我今过五十,万事日消磨。
熟识世间寡,故交泉下多。
叶秋知易陨,松耐竟如何。
尝亦悲前哲,荒坟野鼠窠。
白话文翻译:
我如今已过五十岁,万事逐渐消磨殆尽。
我对世间熟悉的人少,故交已在阴间的多。
秋天的叶子容易凋落,松树又能熬到何时呢?
我曾经也为前人的哲思感到悲伤,荒坟上只剩下野鼠的窝。
注释:
字词注释:
- “今过五十”:现在已经过了五十岁。
- “万事日消磨”:各种事情都在日复一日中消磨。
- “故交泉下多”:老朋友多已逝去,埋在地下。
- “叶秋知易陨”:秋天的树叶容易凋落。
- “松耐竟如何”:松树的坚韧能坚持到什么程度?
- “荒坟野鼠窠”:荒凉的坟墓上只剩下野鼠的窝。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叶秋”和“松”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叶子在秋天凋落,暗示人生的无常;而松树则代表坚韧的生命力。在中国文化中,松树常常被视为长寿和坚韧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鹤汀,江苏常州人,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梅尧臣中年时期,正值人生的反思阶段,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诗中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故交的怀念,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哭王几道职方三首》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谊和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直白地表达了诗人的年龄和对生活的感受,五十岁的生命中,万事逐渐消磨,时间在无形中带走了许多曾经珍视的东西。
“熟识世间寡,故交泉下多”,这一句道出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随着年纪的增长,曾经的朋友已然逝去,留下的只有对往昔的追忆和孤独的感受。接下来的“叶秋知易陨,松耐竟如何”,通过自然界的变化隐喻人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最后一句“尝亦悲前哲,荒坟野鼠窠”,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前人智慧的缅怀与对生命意义的疑惑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整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的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表达诗人已过五十,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 第二句:感慨身边熟悉的人越来越少,逝去的朋友让人感到孤独。
- 第三句: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思生命的脆弱。
- 第四句:对逝去哲人的悲伤,隐喻人生的最终归宿及对生命意义的探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叶子与生命相联系,表现出生命的无常。
- 对比:将松树的坚韧与叶子的脆弱进行对比,突出生命的不同侧面。
- 拟人:将自然界的变化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生命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对故友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哲思与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叶: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松:象征坚韧与长寿。
- 荒坟:代表逝去的生命与友谊的消逝。
- 野鼠窠:暗示生存的无奈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梅尧臣生活在哪个朝代?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诗中提到“我今过五十”,诗人对生活的感受是?
- A) 高兴
- B) 愤怒
- C) 感慨
- D) 无所谓
-
“叶秋知易陨”反映了什么主题?
- A) 友谊
- B) 时间无常
- C) 自然
- D) 战争
答案:
- B) 宋代
- C) 感慨
- B) 时间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梅尧臣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把握与享受。两者都在不同的情感基调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哭王几道职方三首》的全面分析和理解,帮助读者更深入地领悟诗歌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