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

时间: 2025-01-10 00:33:29

炎蒸困钳釱,虎啸漏天机。

树杪忽垂髻,榴边今污衣。

草鸣溪水立,帆饱客船飞。

更设琉璃簟,瓜茶迟落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炎蒸困钳釱,虎啸漏天机。
树杪忽垂髻,榴边今污衣。
草鸣溪水立,帆饱客船飞。
更设琉璃簟,瓜茶迟落晖。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炎热的阳光下,困扰着人们的感觉如同被钳子夹紧,远处的虎啸声仿佛泄露了什么天机。树梢上突然垂下了发髻,石榴树旁的衣服也沾上了污垢。草丛中传来鸣叫声,溪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装满风帆的客船在飞速前进。更是增设了一张琉璃凉席,瓜茶的清香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惬意。

注释:

  • 炎蒸:指炎热的天气,像蒸笼一样的闷热。
  • 钳釱:这里形容压迫或困扰的感觉。
  • 虎啸:象征自然的威严,也暗示了某种不安的情绪。
  • 树杪:树的顶部,指树木的高度。
  • :指石榴树,象征丰收和美好。
  • 污衣:指衣物被污垢沾染,可能象征生活的艰辛。
  • 草鸣:草丛中发出的声音,可能是虫鸣或其他自然声音。
  • 帆饱:形容船帆鼓满风,快速航行。
  • 琉璃簟:琉璃做的凉席,夏日里清凉的象征。
  • 瓜茶:指清凉的饮品,寓意生活的惬意。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虎啸”常在古诗中用来象征威严和自然的力量,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情感细腻,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点滴。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炎热的夏季,反映了作者在自然环境中的观察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歌鉴赏:

《风起》是一首富有生动描绘和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炎热的夏季场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自然画卷。开篇用“炎蒸困钳釱”传达出夏日的酷热,紧接着“虎啸漏天机”,则用虎啸声营造了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在暗示着某种不可言说的真理。在自然界的描写中,作者细致入微,树杪的瞬间变化和石榴旁的脏衣,展现了生活的不易与无奈。然而,随着诗意的发展,草鸣和溪水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客船的飞速前进更是象征了生活的流动与变迁。

最后,诗人引入琉璃簟和瓜茶,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生活氛围,表现出在炎夏中寻找清凉与舒适的愿望,体现了人们在自然与生活中追求宁静与美好的心态。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炎蒸困钳釱:表现出酷热的环境让人感到压迫。
    2. 虎啸漏天机:自然的声音引发对生命真理的思考。
    3. 树杪忽垂髻:描绘夏日树木的生动变化。
    4. 榴边今污衣:生活的艰辛映射在衣物的污垢上。
    5. 草鸣溪水立:自然的生命力在草与水中体现。
    6. 帆饱客船飞:表现生活的流动与变化。
    7. 更设琉璃簟:引入生活中的舒适元素。
    8. 瓜茶迟落晖:象征着在夏季黄昏时分的宁静与美好。
  • 修辞手法

    1. 比喻:用“炎蒸困钳釱”将热与困扰相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2. 拟人:草鸣的声音仿佛是自然的吟唱,赋予自然以生命。
    3.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相对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表达了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挑战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炎热:象征生活的挑战。
    • 虎啸:自然的威严和生命的真理。
    • 树杪与榴: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艰辛。
    • 草鸣溪水:生命的活力与流动。
    • 琉璃簟与瓜茶:生活的惬意与宁静。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风起》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苏轼
      • C) 葛立方
      • D) 杜甫
    2. “虎啸漏天机”中“虎啸”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安逸
      • B) 自然的威严
      • C) 人的惶恐
      • D) 夏天的酷热
    3. 诗中提到的饮品是什么?
      • A) 茶
      • B) 酒
      • C) 瓜茶
      • D) 水

答案

  1. C) 葛立方
  2. B) 自然的威严
  3. C) 瓜茶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比较葛立方的《风起》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葛立方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情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豪情与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