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栗林霜下熟,归摘御穷冬。
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
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
白话文翻译:
在栗树林下,霜打过的果子已经成熟,赶回去摘取以备寒冬。
我在月光下涉过溪水,翻过山岭,听到了寺庙的钟声。
我不嫌湿透的袈裟,反而高兴能与世外的朋友相逢。
而且别再像那渡船一样,沧海之上无影无踪。
注释:
- 栗林: 指栗树的树林,象征着丰收。
- 御穷冬: 指为抵御寒冬而采摘的食物。
- 云衲: 这里指僧侣的袈裟,因行走在雨中而湿透。
- 野人: 指隐士或过路人,不受世俗约束的人。
- 杯渡: 指渡船,象征着在人生的旅途中,难以把握的命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梅村,宋代诗人,擅长五言古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时,他在政治上颇为失意,因此选择归隐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此诗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整体意境清幽而深远,展现了梅尧臣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首联“栗林霜下熟,归摘御穷冬”以生动的描绘展示了秋冬交替时节的丰收之美,给人以丰盈的印象。接下来的“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则将诗人置于一个宁静的环境中,月光照耀下的溪水以及远处寺庙的钟声,传递出一种和谐的氛围,仿佛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与协调。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表达了诗人对世外桃源生活的满足,虽然衣衫湿透却无所谓,反而欣喜能与志同道合的人相遇,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洒脱态度。而最后一句“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则用渡船比喻人生的无常,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宁静与美好,不必过于追求浮华而迷失方向。
整首诗浑然天成,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出隐居者的心境,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梅尧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栗林霜下熟”:描绘秋冬交替的季节,栗子已经成熟,暗示丰收与自然的生机。
- “归摘御穷冬”:表现诗人准备应对寒冬,显示出一种生活的智慧与适应能力。
- “带月涉溪水”:在月光下行走,增加了诗意与浪漫的色彩。
- “过山闻寺钟”:环绕的环境中传来寺庙的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与和谐的氛围。
- “未嫌云衲湿”:表现出对身外之物的淡泊,与自然的融洽。
- “已喜野人逢”:与志同道合者的相遇,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 “且莫似杯渡”:比喻人生的无常,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的宁静。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如“杯渡”比喻人生的漂泊),对仗(如“归摘御穷冬”与“带月涉溪水”),以及意象的丰富性,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栗林:象征丰收与自然的美好。
- 月光:代表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溪水:象征流动的生命和自然的清新。
- 寺钟:象征心灵的归属与安宁。
- 云衲:体现出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对世俗的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栗林霜下熟”描绘了什么样的意象?
A. 春天的繁花 B. 秋冬的丰收 C. 夏日的炎热 -
“带月涉溪水”中的“月”代表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内心的宁静 C. 友人的思念 -
“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B. 对自然美的赞美 C.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清幽与宁静,但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则展示了友情与隐士生活的结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