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君先后发,同走向京华。
羡跃青骊去,将乘乌榜赊。
著鞭辞宿雨,渡水踏春沙。
闻道求为县,应当学种花。
白话文翻译:
我与你同时出发,一同前往京城。
羡慕那匹骏马飞奔而去,打算乘坐乌色的船只缓缓前行。
轻轻挥鞭告别了昨夜的细雨,渡过河流踩上春天的沙滩。
听说你想去做县官,就应该学习种花的本领。
注释:
- 青骊: 指一种颜色为青色的良马,古代常用来形容优秀的马匹。
- 乌榜: 指黑色的船只,古代用黑色的船来象征官府的船只。
- 著鞭: 意为轻轻地挥动马鞭。
- 宿雨: 指前一夜的降雨。
- 踏春沙: 指在春天的沙滩上行走,感受春天的气息。
- 求为县: 指希望能够担任县官的愿望。
- 种花: 这里引申为治理地方和培育人才的比喻,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青骊”和“乌榜”都与古代的出行和官职相关,表明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向往与追求。“闻道求为县”则暗指当时士人中追求官职的普遍现象。种花不仅是对自然的热爱,也可以理解为对治理地方、培养人才的美好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鲁直,号白蕉,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常带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士人普遍追求仕途,梅尧臣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同伴的期许和对官场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展现了他在追求功名与理想之间的思考。诗中通过与友人一起出发的场景,表现了他对前程的期待与向往。开篇的“与君先后发”道出了朋友间的情谊和志同道合的情感,紧接着“羡跃青骊去,将乘乌榜赊”,流露出对他人成功的羡慕与对自身未来的期待。
在写作手法上,梅尧臣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既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又隐含了对官场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最后一句“应当学种花”,不仅是对未来的希望,也是对治理地方的智慧和责任感的表达,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与君先后发: 诗人和朋友一起出发,表现出友谊与共赴前程的决心。
- 同走向京华: 二人目标明确,都是向京城进发,体现出对功名的追求。
- 羡跃青骊去: 诗人对成功者的羡慕,青骊马象征着快速与成功。
- 将乘乌榜赊: 想搭乘官船,暗示对仕途的向往。
- 著鞭辞宿雨: 轻轻挥动马鞭,象征着告别过去,迎接新生活。
- 渡水踏春沙: 渡过春水,感受春天的美好,传达一种生机与希望。
- 闻道求为县: 听说要做县官,表达对官位的渴望。
- 应当学种花: 喻意治理地方,也需要像种花一样细心与耐心。
修辞手法:
- 比喻: 如“羡跃青骊”比喻对成功的渴望;“种花”比喻治理地方的智慧。
- 对仗: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未来的追求与期望,通过春天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青骊: 象征着成功与理想,为追求的目标。
- 乌榜: 代表官场与权利,反映出对仕途的渴望。
- 春沙: 象征生机与希望,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青骊”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花
- C. 一种马
- D. 一种树
-
“渡水踏春沙”中,水与沙分别象征了什么?
- A. 过去与未来
- B. 春天与秋天
- C. 生活与死亡
- D. 官位与财富
-
诗中提到的“种花”隐含了什么意象?
- A. 对自然的热爱
- B. 治理地方的智慧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友谊的依赖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雷秘校入阙拟官时将登舟过辇下》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仕途的向往,而李白则强调享乐与放纵,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