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永叔中秋夜会不见月酬王舍人》
时间: 2025-01-06 07:49:1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主人待月敞南楼,
淮雨西来斗变秋。
自有婵娟侍宾榻,不须迢递望刀头。
池鱼暗听歌声跃,
莲的明传酒令优。
更爱西垣旧词客,共将诗兴压曹刘。
白话文翻译
主人在南楼上迎接明月,
淮河的雨水从西边而来,斗转星移,秋天已经来临。
月亮自有她的婵娟来陪伴主人,不必远远地去望那刀头般的明月。
池塘里的鱼儿悄悄地听着悠扬的歌声,
明亮的莲花传递着酒令的优雅。
更让我喜欢的是西垣的老朋友,大家一起把诗兴压过曹刘的才情。
注释
- 南楼:指的是主人所居住的楼房,面向南方,适合观赏月亮。
- 淮雨:指的是从淮河流域来的秋雨。
- 婵娟:形容月亮,意指月光之美。
- 刀头:形容月亮的形状,似刀尖般的明亮。
- 池鱼:指池塘中的鱼儿,表现出自然和谐的景象。
- 莲的明:指莲花的光辉,象征纯洁和高雅。
- 曹刘:指的是曹操与刘备,二人都是著名的文人和领袖,代表着才华横溢的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德滋,号东皋,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善于描绘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节,正值团圆之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欢愉与对月的思念。诗中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反映了中秋的氛围,展现了对友情和文人雅趣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了浓厚的中秋氛围,诗人通过描绘主人在南楼上待月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悠远的意境。开头两句描绘了主人与月亮的亲密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在这清秋的夜晚,淮雨悄然降临,意味着季节的变迁,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是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后面的几句则转向对友人的怀念与赞美,诗人通过“池鱼暗听歌声跃”这一细腻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而“莲的明传酒令优”则强调了友人间的欢聚,酒令传递不仅是饮酒作乐,更是文化的交流和情感的寄托。
最后一句“更爱西垣旧词客,共将诗兴压曹刘”,更是将诗歌的主题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与老友在文采上的共鸣与交流,反映出对唐代诗人曹操与刘备的尊敬,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共赏月、共吟诗的渴望与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主人待月敞南楼:诗人描绘主人在南楼静待明月的情景,展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淮雨西来斗变秋:秋雨从西方而来,表明季节的变迁,带来秋天的气息。
- 自有婵娟侍宾榻:月亮自有美丽的婵娟相伴,不必遥远去望。
- 池鱼暗听歌声跃:鱼儿在水中静静倾听歌声,生动地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
- 莲的明传酒令优:明亮的莲花传递着酒令,象征着雅致的生活。
- 更爱西垣旧词客:对于老朋友的深厚情谊,强调了文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刀头”比喻月亮的形状,形象生动。
- 拟人:如“池鱼暗听”赋予鱼儿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体现了作者的文学素养。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月光、友人的欢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文人雅趣的热爱,同时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念,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秋雨: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增添了诗的沉思感。
- 池鱼与莲花:代表自然的和谐美,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婵娟”指代什么?
- A. 朋友
- B. 月亮
- C. 秋雨
- D. 鱼
-
诗的主题主要体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对友人和文人的珍惜
- C. 对历史人物的赞美
- D. 生活的无常
-
“池鱼暗听歌声跃”中的“暗听”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欢乐
- B. 忧伤
- C. 宁静
- D. 激动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苏轼的作品都表达了对月亮的赞美,但梅尧臣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苏轼则更多地涉及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两者都展现了中秋的氛围,但风格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