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居之右辟小室曰耕雨醉题壁上》
时间: 2025-01-01 10:4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冈北冈鸣鹁鸠,高田低田俱怒流。一蓑烟雨驾觳觫,老手犹在吾何忧。灯火半生书作崇,几欲送穷穷不去。吁嗟先生谁使汝,苦要革革换双屦。如闻双屦得有辞,向来弃我君何之。百无一成唯忍饥,胡不烂煮秋崖诗。岁晚相期亦不恶,莫更将书累牛角。并烦说似下邳侯,尔辈方当束高阁。
白话文翻译
在南岗北岗的地方,鹁鸠在鸣叫,高高的田地和低低的田地都在发怒,水流汹涌。一身蓑衣在烟雨中驾着小船,纵然老手依旧,我又何必忧愁。灯火通明下,书页半生,写出的字迹愈发显得崇高,几次想要送走穷困,但穷困却总是缠绕不去。唉,先生啊,谁让你这样呢,偏要换掉这双鞋子。如果听说这双鞋子有了理由,那么你当初抛弃我去往何地呢?一事无成只能忍饥,何不将诗文煮成烂粥?岁末相约也不算糟糕,别再拿书累赘牛角了。烦请你说得像下邳的侯爵那样,你们这一辈子该好好束缚在高阁中。
注释
- 鹁鸠:一种鸟,常用来象征忧伤。
- 蓑衣:一种用草或竹子编织的雨衣,用于防雨。
- 觳觫:指小船,通常为木船。
- 送穷:指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
- 牛角:古人常用牛角做书的封面或书籍的材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平虽无太多记载,但其诗作以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常表现隐逸生活的情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隐居生活时期,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田园生活的乐趣与对现实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独立和自由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北冈的自然景象,结合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安逸。诗中鹁鸠的鸣叫和怒流的描绘,既有自然的生动形象,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烦忧。方岳以“蓑烟雨驾觳觫”表达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愿,仿佛在雨中小舟上,他的心灵得到了释放。
“灯火半生书作崇”一句,显示了诗人在书法和文学上的追求,尽管生活贫困,但他依然用文字来抒发思想,追求精神的富足。后面的“几欲送穷穷不去”则直白地表明了他与贫困的斗争,尽管努力尝试摆脱,但苦难却如影随形。
诗的最后部分,提到“莫更将书累牛角”,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拒绝,诗人希望保持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不愿被外物牵绊。在整体结构上,诗歌采用了对比和反复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冈北冈鸣鹁鸠”:在南岗和北岗之间,鹁鸠在鸣叫,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
- “高田低田俱怒流”:高田和低田都在怒流奔涌,象征着自然的力量和变化。
- “一蓑烟雨驾觳觫”:诗人身穿蓑衣,用小船在烟雨中行驶,表现出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老手犹在吾何忧”:尽管年老,但依然有一技之长,表明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 “灯火半生书作崇”:在灯火下写书,显示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 “几欲送穷穷不去”: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的困扰,尽管想要摆脱,但穷困依旧。
- “吁嗟先生谁使汝”:对现状的感叹,质问谁让自己如此困扰。
- “苦要革革换双屦”:表达了对改变现状的不满和无奈。
- “百无一成唯忍饥”:形象地描绘出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 “胡不烂煮秋崖诗”:讽刺那些不切实际的追求,不如享受简单的生活。
- “岁晚相期亦不恶”:即使生活艰难,岁末的约定也未必是坏事。
- “莫更将书累牛角”:不希望书籍成为负担,希望保持简朴的生活。
- “并烦说似下邳侯”:希望与高人对比,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牛角”,表达生活的负担。
- 对仗:如“高田低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自然现象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鹁鸠:象征忧伤与孤独。
- 蓑衣:象征与自然的融合与适应。
- 灯火:象征知识和文学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鸟是什么?
- A. 燕子
- B. 鹁鸠
- C. 麻雀
-
诗人对现实的态度是?
- A. 满意
- B. 无奈
- C. 忽视
-
“灯火半生书作崇”指的是什么?
- A. 读书的乐趣
- B. 书籍的负担
- C. 追求名利
答案
- B. 鹁鸠
- B. 无奈
- A. 读书的乐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方岳的诗更显现实的困扰与无奈,而王维则展现了更为理想化的田园生活,两者皆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基础知识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