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净照》

时间: 2025-01-04 07:11:22

一筇一衲出山相,不道斯人故可人。

我已久闻挥翰手,师宁相对坐禅身。

山林有味青灯古,天地无情白发新。

认取本来真面目,瀑泉诗好未知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净照
方岳 〔宋代〕
一筇一衲出山相,不道斯人故可人。
我已久闻挥翰手,师宁相对坐禅身。
山林有味青灯古,天地无情白发新。
认取本来真面目,瀑泉诗好未知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一位出山的僧人相遇的场景。诗人感叹这位僧人并非寻常之人,虽然他已听闻其文才横溢,但两人却是在静坐禅修中相对。山林中有着独特的韵味,青灯古佛下的思索让人心生感慨,而天地间的无情则使得人的白发愈加显现。最后,诗人希望能够领悟到自己真正的本性,或许在那瀑布泉水旁能找到灵感。

注释:

  • :竹杖,常用于行山。
  • :僧袍,指僧人穿的衣服。
  • 挥翰:挥动笔杆,指写作或书法。
  • 坐禅:一种禅修方式,强调身心的宁静与领悟。
  • 青灯古:古老的青色灯光,象征着清净和智慧。
  • 白发新:白发新生,意指人的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生卒年不详),字景晖,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洒脱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尤其在佛教思想的影响下,诗中多有禅意。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方岳与一位高僧的相遇之际,在山林中进行的交流与思考。诗人在这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与人生的哲理,表现出对禅理的探讨。

诗歌鉴赏:

《次韵净照》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际交流的诗,更是方岳对人生真谛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出山僧人的描写,反映出一种对人性和自我认知的追求。开篇“一筇一衲出山相”即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意境,表达出僧人出山的从容与淡泊。而后诗人提到“我已久闻挥翰手”,不仅是对这位僧人的钦佩,更隐含了自己在文艺创作上的追求与无奈。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方岳通过“山林有味青灯古”展现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青灯古佛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智慧的结合。而“天地无情白发新”则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最后一句“认取本来真面目,瀑泉诗好未知津”更是将整首诗的主题升华,表达了对自我本质与创作灵感的追寻。这种深入的哲学思考与自然的和谐结合,充分体现了方岳的禅意与诗才。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筇一衲出山相”:诗人见到一位持杖的僧人,暗指这位僧人出山之时的洒脱。
    • “不道斯人故可人”:诗人感叹这位僧人与众不同,非比寻常。
    • “我已久闻挥翰手”:诗人提到自己听闻僧人的文才,表达敬佩。
    • “师宁相对坐禅身”:两人对坐,进行禅修与交流。
    • “山林有味青灯古”:山林之中,青灯下的思索充满韵味。
    • “天地无情白发新”:时间流逝,人的白发愈发显现,感慨人生无常。
    • “认取本来真面目”:渴望领悟自我真实的本性。
    • “瀑泉诗好未知津”:在瀑布旁寻找灵感,诗意盎然。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青灯古”与“白发新”,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时间的流逝与智慧的积累。
    • 比喻:将僧人比作自然中的一部分,展现其清净与和谐。
    • 拟人:山林与天地被赋予情感,强调自然的无情与人情的脆弱。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自我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在静谧的环境中寻求内心的真实与灵感。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筇杖:象征着出行与探求,代表了僧人的生活态度。
    • 青灯:代表智慧与心灵的宁静。
    • 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瀑泉:象征着灵感与自然的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筇一衲”中的“筇”指的是什么?

    • A. 书法
    • B. 竹杖
    • C. 僧袍
    • D. 山林
  2. 诗中提到的“青灯古”象征什么?

    • A. 时间
    • B. 宁静与智慧
    • C. 人情冷暖
    • D. 诗歌创作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方岳的作品都强调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但王维的诗歌更多地表达了对孤独与宁静的向往,而方岳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探讨了自我与内心的真实。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方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