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积雨解重霄,行寻趁蚤朝。寒林爱初日,扶杖过危桥。梅影无遗叶,溪流有剩潮。向南亭子上,高挂道人瓢。
白话文翻译:
在连绵的雨后,阴霾的天空终于放晴,我趁着清晨的早晨出行。寒冷的树林中,初升的阳光令人喜爱,我借着拐杖小心翼翼地走过那座危险的桥。梅花的影子没有剩下叶子,溪水则流淌着残余的潮水。在南边的亭子上,高高挂着一个道士的水瓢。
注释:
- 积雨:指积累的雨水,形容雨下得很久。
- 解重霄:重霄指的是厚厚的云层,解即是晴朗的意思。
- 蚤朝:早晨,早起的意思。
- 寒林:寒冷的树林。
- 扶杖:用手杖支撑,形容年长或行动不便的人。
- 危桥:指不稳固的桥。
- 梅影:梅花的影子。
- 遗叶:剩下的叶子,这里指梅树的叶子已经掉光。
- 剩潮:余留的潮水。
- 道人瓢:道士所用的水瓢,象征道教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邦畿(约1580年-1640年),明代诗人,字子文,号隐园,江苏人。他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冬季,诗人拜访谢氏园林时,因主人尚未起床,独自游览园林,生发出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季晨景,表现了诗人在游览园林时的所见所感。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冬日的清新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积雨解重霄”用雨后的晴天引入,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给人以希望和生机。“寒林爱初日”则表达了对初升阳光的喜爱,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全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将自己的游览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结尾的“高挂道人瓢”不仅点明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更使整首诗的意境升华,令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积雨解重霄:雨后放晴,象征着新的开始。
- 行寻趁蚤朝:诗人出行,感受清晨的美好。
- 寒林爱初日:寒冷的树林中,阳光的温暖令人陶醉。
- 扶杖过危桥:用拐杖小心行走,表现了诗人的谨慎。
- 梅影无遗叶:梅树已无叶,象征着冬天的凋零。
- 溪流有剩潮:溪水缓缓流动,暗示时间的流逝。
- 向南亭子上,高挂道人瓢:道士的水瓢象征着隐逸与自然的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梅影无遗叶”,用梅花的影子隐喻冬季的凋零。
- 拟人:寒林“爱初日”,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积雨解重霄,行寻趁蚤朝”,形成音韵和谐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冬日清晨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深思。它传达出一种宁静、恬淡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着洗涤与新的开始。
- 寒林:代表寒冷与孤寂。
- 初日: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梅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溪流:象征着生命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积雨解重霄”意指什么?
- A. 天气阴沉
- B. 雨后放晴
- C. 雨水积累
-
“寒林爱初日”中的“爱”指的是什么?
- A. 喜爱
- B. 害怕
- C. 依赖
-
“梅影无遗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希望
- B. 失落
- C. 喜悦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邦畿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都有描绘自然景色的特征,但王的诗更显细腻与内敛,李的诗则表现出豪放与壮丽。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王邦畿传》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