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雁落山庄有感寄舍弟衡州》

时间: 2025-01-04 08:10:47

桐柳萧条门井倾,重来江令不胜情。

一家骨肉分微禄,两世松楸托友生。

村塾年饥荒短学,疲农病起事冬耕。

蓝田纵使他时共,白发应怜弟与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桐柳萧条门井倾,重来江令不胜情。
一家骨肉分微禄,两世松楸托友生。
村塾年饥荒短学,疲农病起事冬耕。
蓝田纵使他时共,白发应怜弟与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桐树和柳树萧条的景象,门前的井水倾斜,回到这里让我无法抑制思乡之情。
一家人虽是骨肉,但生活拮据,经历两代人仍需寄托于朋友的庇护。
村里的书塾因为年年饥荒而学习时间短暂,农民因疲惫而生病,冬天的耕作变得艰难。
即便在蓝田的日子再难共享,白发苍苍后,兄弟之间的情谊理应更加令人怜惜。

注释:

  • 桐柳:指桐树和柳树,象征着萧条的环境。
  • 门井:指门前的水井,倾斜表示荒凉。
  • 微禄:微薄的收入,形容生活困苦。
  • 松楸:松树和楸树,寓意坚韧的友情。
  • 村塾:村里的读书地方。
  • 疲农:指疲惫的农民。
  • 蓝田:古代一个富饶的地方,寓意美好的前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昱,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其作品常反映民众疾苦,关心社会现实,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过雁落山庄有感寄舍弟衡州》创作于江昱重返故乡时,面对故乡的变化与亲人的远离,表达了对兄弟的深厚情感与对生活困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该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萧条的乡村景象,渗透着浓厚的乡愁和对生活困境的反思。在桐柳萧条的意象中,诗人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提到“一家骨肉分微禄”,不仅道出家庭的困窘,也反映了社会分配的不均与人们生活的艰难。接着,诗人通过“村塾年饥荒短学”一语,揭示了饥荒对教育的影响,突显了时代的悲哀。最后一句“蓝田纵使他时共,白发应怜弟与兄”更是直击人心,表达了尽管生活困顿,兄弟间的情谊却愈加珍贵。整首诗情感真挚,兼具个人情感与社会批判,展现了江昱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桐柳萧条门井倾:描绘了门前景象,表现出一种荒凉的氛围。
  2. 重来江令不胜情:再回到故乡,心中难以抑制思乡情感。
  3. 一家骨肉分微禄:家人虽是骨肉,但生活却异常贫困。
  4. 两世松楸托友生:经历两代人,仍需依靠朋友的支持。
  5. 村塾年饥荒短学:因饥荒,村里的教育年限短暂。
  6. 疲农病起事冬耕:农民因疲惫而生病,冬季耕作困难重重。
  7. 蓝田纵使他时共:即便蓝田的日子再难共享。
  8. 白发应怜弟与兄:白发苍苍的时光里,兄弟之间的情谊愈发珍贵。

修辞手法:

  • 对比:将家庭困境与兄弟情谊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意象:通过桐柳、门井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且愁苦的氛围。
  • 排比:多次使用“年”字,强调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家庭的关怀、对生活困境的沉思,以及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和对命运的无奈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柳:象征着凋零与思乡。
  • 门井:代表着生活的困苦。
  • 微禄:象征着贫困的家庭状况。
  • 松楸:表示友谊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桐柳”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萧条
    • C. 欢乐
  2. “一家骨肉分微禄”中“微禄”指的是什么?

    • A. 丰富的收入
    • B. 微薄的收入
    • C. 平常的收入
  3.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家庭的艰难?

    • A. 蓝田
    • B. 门井
    • C. 松楸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动荡时代的家庭困境与思乡之情,但杜甫的诗更加直接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痛苦。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