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危府教
作者: 刘过 〔宋代〕
先生场屋文之虎,气慑狐狸自不知。
老去莫嫌官尚冷,灞桥风朋要新诗。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在文坛上如同一只猛虎,威风凛凛,让那些狡猾的狐狸们都不自觉地畏惧。即使老去也不必抱怨官职仍然清冷,灞桥的风中,朋友们依然期待着您能写出新的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 先生:对学者或有德之人的尊称。
- 场屋:指文人聚会的地方。
- 文之虎:形象地比喻有才华的文人。
- 气慑:用气势威慑。
- 狐狸:这里指狡猾的小人。
- 官尚冷:指官位仍然清冷无人重视。
- 灞桥:指灞桥,古时著名的诗歌会聚地。
- 风朋:指风中相聚的朋友,象征朋友间的交流。
典故解析:
- 灞桥:位于西安附近,是古代文人墨客聚会吟诗的场所,象征着文人之间的交往和文学交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南宋时期的诗人,以词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和危府教》是刘过应某位同道的邀请而作,反映了他对文人交往的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情。诗的创作也与当时的文人圈子有关,表达了对友谊和创作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文人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用“文之虎”来形容自己的文才,既展示了自信,也传达了对文人风度的向往。这种比喻不仅增强了整首诗的气势感,也让人感受到文人的风骨与气节。
“老去莫嫌官尚冷”则是对人生老去的哲理思考。诗人以冷清的官职来反映社会对老年人的态度,同时也在鼓励自己和读者,不要因为年纪增大而感到失落。反而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继续追求文学创作。
最后一句“灞桥风朋要新诗”蕴含着诗人对友谊与创作的期待。灞桥是文人聚集的地方,象征着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诗人希望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继续为朋友们带来新的诗篇,展现了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爱。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文人风范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刘过的深厚文艺情怀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场屋文之虎”:以“文之虎”形容自己在文坛上的威势,显示出文才横溢的自信。
- “气慑狐狸自不知”:表现出他对狡猾之人的威慑力,暗指那些妄图攀附的世俗小人。
- “老去莫嫌官尚冷”:表达对年老的淡然态度,鼓励自己不必因地位的冷清而气馁。
- “灞桥风朋要新诗”:表现出对友谊的重视,期待能够创作出新的诗篇与朋友分享。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文之虎”来形容文人的气质,增强了表现力。
- 拟人:将诗与风朋的关系人性化,表现出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的主题是对文人风范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自我勉励和对友人的期待,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之虎:象征才华出众的文人。
- 狐狸:象征狡诈的人物。
- 灞桥:象征文人聚会的地方,承载着友谊与交流。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也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独特见解和对文人生活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文之虎”指的是哪个方面的意思?
- A. 文人风范
- B. 文学作品
- C. 文人的性格
- D. 文人的官职
-
“灞桥”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友谊
- B. 诗歌创作
- C. 文人聚会
- D. 自然风光
-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去的态度是?
- A. 失落与悲伤
- B. 积极与淡然
- C. 无所谓
- D. 抑郁与消沉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刘过的《和危府教》与李白的《静夜思》均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但刘过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体对自然与情感的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文观止》
- 《唐诗三百首》
以上资料可供深入研究诗词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