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西兴》

时间: 2025-01-19 21:43:55

奔涛汹涌欲骑鲸,船去钱塘棹不停。

何日子胥鞭楚墓,伤时周顗泣新亭。

蚊虻过耳蛮音恶,虾虻薰人海气腥。

吴下阿蒙非昔日,眼高相对有谁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西兴
作者:刘过〔宋代〕

奔涛汹涌欲骑鲸,
船去钱塘棹不停。
何日子胥鞭楚墓,
伤时周顗泣新亭。
蚊虻过耳蛮音恶,
虾虻薰人海气腥。
吴下阿蒙非昔日,
眼高相对有谁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波涛汹涌的场景,像是要骑上鲸鱼一样,船只在钱塘江上不断地划桨而行。诗人感慨何时才能像子胥那样鞭策楚国的墓碑,感伤周顗在新亭前因时事而泪流满面。耳边传来的蚊虫声和蛮族的声音让人觉得恶心,海里弥漫着虾的腥味。曾经的吴下阿蒙已经不是从前的模样,面对面坐着,谁又能在这高傲的眼神中看到曾经的青涩?

注释

  • 奔涛汹涌:形容水流非常急,波涛汹涌。
  • 骑鲸:比喻在壮观的场景中感受到的豪迈与壮阔。
  • 子胥:指伍子胥,楚国名将,因对国事的关心而被人们铭记。
  • 楚墓:指楚国的墓地,象征历史的遗迹。
  • 周顗:周顗是古代文人,因时事而感伤。
  • 吴下阿蒙:指早期的吴国名人阿蒙,后意指曾经有才能的人现在已不如昔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生活在宋代,字子华,号白沙。他以词风清新和诗风豪放著称,作品常反映社会变迁和个人情感,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过西兴》是在一个舟行于钱塘江的旅途中创作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往昔岁月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与不满。

诗歌鉴赏

《过西兴》是一首充满波澜壮阔的豪情与深沉思考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钱塘江上奔腾的波涛,显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场景,仿佛诗人正乘风破浪,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接下来,诗人通过对伍子胥和周顗的提及,展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诗中“蚊虻过耳蛮音恶,虾虻薰人海气腥”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难以忍受的环境,反映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不满与厌恶。在最后两句,诗人将曾经的阿蒙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豪杰难再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壮阔的自然景色逐渐转向对历史、现实的思考,层次分明,情感真挚,体现了刘过对人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奔涛汹涌欲骑鲸:描绘了江面波涛汹涌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激昂的情绪。
  2. 船去钱塘棹不停:船只在钱塘江上不断划行,象征着不息的追求与探索。
  3. 何日子胥鞭楚墓:提到伍子胥,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同时感叹历史的流逝。
  4. 伤时周顗泣新亭:指周顗因时事而悲伤,表露了诗人对现实的感慨。
  5. 蚊虻过耳蛮音恶:通过形象的描写,表现出旅途的艰辛与不快。
  6. 虾虻薰人海气腥:强化了环境的恶劣,表达了对周遭事物的厌恶。
  7. 吴下阿蒙非昔日:反映了对过往英雄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感。
  8. 眼高相对有谁青:结尾点出对人才与英雄的渴望,感叹人才不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欲骑鲸”,将壮阔的自然景观与骑鲸的意象结合,夸张了场景的气势。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保持了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描写:通过自然景象与身边的环境描写,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历史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英雄难再的无奈感慨,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 奔涛:象征着激情与气势。
  • 子胥:象征着历史的英雄与理想。
  • 新亭:象征着怀旧与失落。
  • 蚊虻: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不快。
  • 阿蒙:象征着曾经的辉煌与现状的落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过西兴》是由哪位作者所作?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过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子胥”是指谁?

    • A. 伍子胥
    • B. 孟尝君
    • C. 周顗
    • D. 刘备
  3.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 A. 山川
    • B. 江河
    • C. 森林
    • D. 沙漠

答案

  1. C. 刘过
  2. A. 伍子胥
  3. B. 江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头》——李白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登高》(杜甫)与《过西兴》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个人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杜甫的作品侧重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刘过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