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州道上,示新安穆秀才修玄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3:33:35

屈指闽中路,瞻星去转赊。

古桥生石菌,细草结冰花。

绝岭惊人挂,空村怪鸟哗。

吞声是国恨,原不悔倾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屈指闽中路,瞻星去转赊。
古桥生石菌,细草结冰花。
绝岭惊人挂,空村怪鸟哗。
吞声是国恨,原不悔倾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闽中(福建)行路的艰辛和对国家的深切忧虑。作者屈指算来,走在这条道路上,仰望星空,觉得时间在慢慢流逝。古老的桥上长满了石头上的蘑菇,细小的草丛中结出了冰花。高耸的山岭上令人惊讶地挂着冰雪,空荡荡的村庄里传来了怪鸟的叫声。面对国家的沉重苦难,我只能默默忍受,心中却依然不后悔倾尽家财。

注释:

  • 屈指:屈指可数,形容数量少,可以用来表示时间的流逝。
  • 闽中:指福建省的中部地区。
  • 瞻星:仰望星空,表示对未来的希望和思考。
  • 石菌:生长在岩石上的菌类,象征着岁月的沧桑。
  • 冰花:形容在寒冷的天气中结出的冰。
  • 绝岭:高耸的山岭,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 吞声:默默忍受,不能言说。
  • 国恨:对国家遭遇的痛苦和不幸的深切感受。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古桥生石菌”的意象,隐喻着历史的积淀与人事的变迁。“吞声是国恨”则可以看作对历史上众多国难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澄之(清代)是当时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常常表达对国家和社会命运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社会矛盾加剧的时期。诗人身处动荡的环境,对国家未来深感忧虑,因此在行旅途中写下这首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个人的无奈。开头两句,通过“屈指”和“瞻星”,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考,仿佛在算计着时间的流逝和前路的艰险。而“古桥生石菌,细草结冰花”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冷酷。

后半部分的“绝岭惊人挂,空村怪鸟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震撼与哀伤,空村和怪鸟的意象,暗示着人们的离散与国家的衰败。最后两句“吞声是国恨,原不悔倾家”,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以沉重的口吻表露出对国家的忧虑与无奈,表达了即使为国捐躯也无怨无悔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屈指闽中路:形象地表示诗人行走的路途,时光在流逝。
  2. 瞻星去转赊:仰望星空,思考未来,时间缓慢而又漫长。
  3. 古桥生石菌:古桥上长满了石菌,象征着历史的积淀。
  4. 细草结冰花:细草上结出的冰花,描绘了寒冷的景象与孤独的心情。
  5. 绝岭惊人挂:高山上挂着冰雪,给人以震撼的感觉。
  6. 空村怪鸟哗:空荡的村庄里传来怪鸟的叫声,暗示了人们的离散与国家的衰败。
  7. 吞声是国恨:默默忍受国家的苦难,心中却充满了对国事的忧虑。
  8. 原不悔倾家:无怨无悔地为国牺牲,彰显了诗人的忠诚与担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古桥生石菌”,用自然景象比喻历史的沉淀。
  • 拟人:如“怪鸟哗”,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个人的无奈,透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渴望。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依然展现出无悔的决心与坚定的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桥:象征历史的积淀与时间的流逝。
  • 石菌:体现了自然的生生不息,也暗示着人事的变迁。
  • 冰花:代表着寒冷与孤独,映射人内心的无助。
  • 绝岭:高耸的山岭,象征着人生的艰险与挑战。
  • 怪鸟:象征着人们的离散与国家的衰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所描绘的“古桥”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历史的积淀
    C. 个人的孤独

  2. “吞声是国恨,原不悔倾家”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家庭的眷恋
    B. 对国家深切的忧虑与无奈
    C. 对个人命运的无所谓

  3. “细草结冰花”这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大自然的美丽
    B. 寒冷的孤独感
    C. 生活的希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钱澄之的这首诗在情感上更为隐忍和内敛,而杜甫则以更为直白的方式表达了对国家沦陷的愤慨和忧虑。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