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其二》
时间: 2025-01-04 08:42: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其二
作者: 王庭珪 〔宋代〕
大厦元非一木支,
欲将独力拄倾危。
痴儿不了公家事,
男子要为天下奇。
当日奸谀皆胆落,
平生忠义只心知。
端能饱吃新州饭,
在处江山足护持。
白话文翻译:
这座大厦并不是一根木头就可以支撑的,
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来撑住倾斜的危局。
愚昧的孩子不懂得公家的事情,
真正的男子汉要为天下的奇伟之事而努力。
当日那些谄媚之人都已退缩,
我心中明白我一生的忠义。
只希望能在新州吃饱饭,
在这里我能护持江山的安稳。
注释:
- 大厦: 比喻国家或社会的根基和大局。
- 木支: 用木头支撑,指力量单薄。
- 倾危: 倾斜而危险,形容局势不稳。
- 痴儿: 愚笨的孩子,这里比喻不明事理的人。
- 奸谀: 奸诈和谄媚的言辞。
- 忠义: 忠诚和义气,指品德。
- 新州饭: 指在新州的生活,寓意安定。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忠义”二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深厚的根基,常常用来赞颂忠诚和正义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庭珪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以情感丰富、语言简练而著称。王庭珪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面对社会的不公和政治的腐败,他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感慨与理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作者将朋友胡邦衡贬至新州时,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与对时局的感慨。通过对“忠义”的强调,反映了作者对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支撑大厦”的隐喻开头,传达出国家的根基并非单靠一人之力,而是需要众人的共同努力。诗中对“痴儿”的批判,暗示着社会上许多人对于国家大事的无知与漠然,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重视。
接着,王庭珪提到“奸谀”,则是一种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控诉,表达了对那些只知谄媚而不知忠义之人的不满。而最后两句,诗人表现出对新州安稳生活的渴望,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望。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为深邃,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厦元非一木支: 意指国家的安稳不是依靠一己之力。
- 欲将独力拄倾危: 强调个人的力量不足以改变危局。
- 痴儿不了公家事: 批评那些缺乏政治觉悟的人。
- 男子要为天下奇: 鼓励有责任感的男子应为国家做出贡献。
- 当日奸谀皆胆落: 讽刺那些谄媚者在危机面前的软弱。
- 平生忠义只心知: 表达自己内心深处对忠义的坚持。
- 端能饱吃新州饭: 希望在新州安稳生活。
- 在处江山足护持: 强调自己能为国家的安稳做出贡献。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大厦”比喻国家的根基。
- 对仗: 诗中句子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反讽: 对“痴儿”和“奸谀”的描述,外表是批评,内里却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忠义与责任,呼唤人们在动荡的时代中肩负起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忠义精神的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大厦: 象征国家和社会的根基。
- 木支: 代表单薄的力量,暗示支撑的无力。
- 痴儿: 反映无知与愚昧。
- 奸谀: 代表政治中的虚伪与谄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开头提到“大厦”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A. 个人的力量
B. 国家和社会的根基
C. 朋友的命运
D. 诗人的理想 -
“痴儿”在诗中指代什么样的人? A. 有智慧的人
B. 不懂公家事的人
C. 忍耐的人
D. 勇敢的人 -
诗中表达的忠义主要是指什么? A. 个人的幸福
B. 对家庭的责任
C. 对国家的责任
D. 对朋友的忠诚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赤壁赋》 - 苏轼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其二》: 两首诗均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但杜甫的诗更多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而王庭珪则着重于个人责任的呼唤与忠义的坚守。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
- 《王庭珪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