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跸移退保一隅偏,
幅裂才馀半体全。
恰见测圭营洛邑,
忍看披发祭伊川。
胡行如鬼无逃地,
帝剖为羓得罪天。
直待健儿归洗甲,
补还几觉北窗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动乱中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感慨。诗中描述了当政者的无能与百姓的苦难,诗人隐约感受到历史的悲剧。诗的开头提到“跸移退保一隅偏”,描绘了当时政权的动荡与不安,接着“幅裂才馀半体全”则暗示了国家的残破不堪。后面提到“测圭营洛邑”,体现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最后“直待健儿归洗甲”一句传达了对复兴的渴望和希望。
注释:
- 跸:指的是皇帝的车驾,象征着权力和统治。
- 幅裂:形容国土破裂,暗示国家的动荡和分裂。
- 伊川:指的是古代的一个祭祀场所,代表着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祖先的祭奠。
- 健儿:指的是有志气的年轻人,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典故解析:
- 洛邑:指的是洛阳,古代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 伊川祭:古代的祭祀活动,表达人们对先祖的尊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梦白,号浑斋,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与诗,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关怀与对历史的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荡的年代,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社会现状的深刻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有感》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动荡时期的国家和人民的苦楚。诗的开头用“跸移退保一隅偏”展现了皇权的动摇,紧接着通过“幅裂才馀半体全”揭示了国家的残破与无奈。诗中提到的“测圭营洛邑”与“披发祭伊川”则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担忧。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最后几句“直待健儿归洗甲”则流露出一丝希望,预示着未来复兴的可能。整首诗在沉重的基调中又不乏希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跸移退保一隅偏”:描绘了皇权的动荡,暗指当政者的无能。
- “幅裂才馀半体全”:形象地表达了国家的残破与不堪。
- “恰见测圭营洛邑”:表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 “忍看披发祭伊川”:隐含对历史的追忆与对先祖的敬仰。
- “胡行如鬼无逃地”:描绘了战乱中的人民无处可逃的绝望。
- “帝剖为羓得罪天”:反映了对当权者的控诉。
- “直待健儿归洗甲”:寄托了对复兴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胡行如鬼”,表现了战乱中的恐惧。
- 对仗:各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寄托了对未来复兴的希望,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跸:象征着权力与统治,反映了政治的动荡。
- 幅裂:象征着国家的分裂与困境。
- 伊川:代表着对历史的追念和对传统的尊重。
- 健儿: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幅裂”指什么?
- A. 国家破裂
- B. 个人悲剧
- C. 战争胜利
- D. 和平稳定
-
“健儿”一词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老年人
- B. 年轻有为的人
- C. 残疾人
- D. 外敌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同样表达了对现实的反思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有感》和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现了对国家动乱的深刻感慨,但刘克庄更加侧重于对未来的期待,而杜甫则充满了无奈与悲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