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渊宰安溪七言三首》
时间: 2025-01-17 09:51:46意思解释
送大渊宰安溪七言三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吾观明府毫端妙,
传得尊公肘后方。
番俗尚歌汉东柳,
莆人不剪召南棠。
威驱未若心怀惠,
内荏徒然外抑强。
想见江乡与闽峤,
家家各炷一炉香。
白话文翻译:
我看明府的书法真是精妙,
传承自尊公的高超技艺。
外地的风俗仍在吟唱汉东的柳,
莆田人却不去修剪召南的棠。
刚强的威势不如内心的宽厚,
表面强硬而内心柔弱是徒劳的。
想必江边的乡村和闽地的山峦,
每家每户都点上了一炉香。
注释:
- 明府:指的是地方官员。
- 毫端:毛笔的笔尖,借指书法。
- 尊公:尊敬的先生,指某位名家。
- 番俗:外地的风俗。
- 荏:柔弱。
- 闽峤:福建的山脉。
- 炷:燃烧的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学识闻名。他的诗作多反映对社会的关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大渊宰安溪的场合,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其才华的赞赏,同时也反映了社会风俗和人情的变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才华的认可。首句“吾观明府毫端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友人书法技艺的赞美,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接着,诗人通过对比外地风俗与本地习惯,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新风气的警惕:“番俗尚歌汉东柳,莆人不剪召南棠。”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风俗的差异,也隐含了对故土的眷恋与坚持。
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诗人也在探讨内外之道:“威驱未若心怀惠”。他认为,真正的威严在于内心的宽厚,而非外在的强势,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最后两句“想见江乡与闽峤,家家各炷一炉香”则是对和谐与安宁生活的向往,透出了一种温情与宁静的气息,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情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观明府毫端妙:我观察到明府的书法技艺是多么精妙。
- 传得尊公肘后方:这种技艺是传承自尊敬的先生。
- 番俗尚歌汉东柳:外地的风俗仍然在吟唱汉东的柳树。
- 莆人不剪召南棠:而莆田的人却不去修剪召南的棠树。
- 威驱未若心怀惠:强大的威严不如心中怀有的宽厚。
- 内荏徒然外抑强:内心柔弱而外表强硬是徒劳的。
- 想见江乡与闽峤:我想看到江边的乡村和闽地的山峦。
- 家家各炷一炉香:每家每户都点上了一炉香。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毫端”、“炉香”等意象比喻书法技艺和人情味。
- 对仗:如“威驱未若心怀惠”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强调了内心的宽厚与外在的强势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社会风俗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毫端:象征文化与艺术的精髓。
- 东柳与南棠:分别代表了文化传承与地方风俗的对比。
- 炉香:象征着和平与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明府”指的是哪类人物?
- A. 文人
- B. 官员
- C. 商人
- 答案: B
-
“威驱未若心怀惠”反映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 A. 强权至上
- B. 内外兼修
- C. 个人主义
-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莆人”代表了什么?
- A. 外地人
- B. 本地人
- C. 商人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送大渊宰安溪》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故土与人情的深切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文化传承与人际关系,而杜甫则更多表现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