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过吴江县
作者: 朱南杰 〔宋代〕
寺满吴江县,钟声两岸分。
买鱼嫌少室,沽酒欠文君。
平地桥边浪,无心岭外云。
稿人添德色,为策过湖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吴江县的景色和人情。寺庙在吴江县周围林立,钟声在两岸回响。买鱼的人觉得鱼太少,买酒的人则觉得缺少文人雅士的陪伴。平地上桥边的浪花翻涌,远处的山岭上云彩飘浮。渔人们在湖上划船,努力追求功名和德行。
注释:
- 寺满:寺庙众多,形容吴江县寺庙的密集。
- 钟声:指寺庙的钟声,象征着宁静和宗教氛围。
- 买鱼嫌少室:买鱼的人觉得鱼不够,表达了对生活物质的渴求。
- 沽酒欠文君:买酒的人希望能有文人雅士的陪伴,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
- 平地桥边浪:描绘了桥边的水波,表现自然景色的动态。
- 无心岭外云:云彩在山岭外飘动,表现了一种闲适和自然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南杰,宋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而知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动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江南水乡,诗人可能是在舟行于吴江时,感受到当地的美丽风光和人文气息,因而吟咏而作。
诗歌鉴赏:
《舟过吴江县》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作,诗人在舟中经过吴江县,所见所闻引发了他的感慨。全诗以“寺满吴江县,钟声两岸分”开篇,生动描绘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与和谐。钟声是寺庙的象征,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
第二联“买鱼嫌少室,沽酒欠文君”则通过生活细节展现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买鱼的人和喝酒的人,都在追求某种生活的满足与情趣,体现了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渴求。
接下来的“平地桥边浪,无心岭外云”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人心的闲适,诗人用“无心”一词传达出一种淡然与随性,仿佛在说,无论是生活的波澜还是心灵的云彩,都不必过于在意。
最后一句“稿人添德色,为策过湖勋”则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渔人虽在湖上划船,但仍然渴望追求功名与德行,表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理想与成就的追求。
整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江南画卷,既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理想的追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寺满吴江县:描绘了吴江一带的寺庙众多,营造出一种宗教文化的氛围。
- 钟声两岸分:钟声在两岸回响,表现出宁静与和谐的景象。
- 买鱼嫌少室:买鱼者对数量的不满,反映了生活的琐碎与需求。
- 沽酒欠文君:对文人雅士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对文化交流的向往。
- 平地桥边浪:自然景色的动态描写,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无心岭外云:传达一种闲适的心态,表现出对自然的淡然态度。
- 稿人添德色:渔人虽然在湖上,但仍然渴望被社会认可,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买鱼”与“沽酒”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寺庙、钟声、鱼、酒、浪、云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丰富的画面感。
- 比喻和拟人:用“无心”的云彩形象化心境,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描绘江南水乡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对理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寺庙:象征着宁静与宗教信仰。
- 钟声: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 鱼:象征生活的物质需求。
- 酒:代表文化交流与社交生活。
- 浪:动态的自然景象,表现生活的波动。
- 云:象征心境的悠然与闲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钟声”是在哪些地方回响的? A. 只在寺庙里
B. 两岸
C. 只有桥上 -
“买鱼嫌少室”中的“室”指的是什么? A. 家
B. 鱼的数量
C. 鱼的商店 -
整首诗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物质的渴求
B. 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描绘
C. 对功名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朱南杰与李白的江南描写,李白更为奔放,而朱南杰则细腻温婉,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文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