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楼》

时间: 2025-01-19 16:00:48

锦绣囊开城角东,规模绵亘境相通。

一亭旧占梅边月,两径新添竹外风。

山色有无烟变态,湖光浓淡雨收功。

凭栏正好催归去,横笛数声芦苇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烟雨楼
作者:朱南杰 〔宋代〕

锦绣囊开城角东,
规模绵亘境相通。
一亭旧占梅边月,
两径新添竹外风。
山色有无烟变态,
湖光浓淡雨收功。
凭栏正好催归去,
横笛数声芦苇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城角东边的华丽景致如同锦绣般展开,景色的规模绵延不绝,彼此相连。亭子依旧在梅树旁占据着月色,而新添的小径则在竹林外蜿蜒而行。山的颜色时隐时现,仿佛被烟雾所笼罩;湖水的颜色在雨后变得浓淡相宜。此时,倚栏而立,正好可以催促归路,远处传来几声横笛声,飘荡在芦苇之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锦绣囊:指美丽的景象,如同锦缎般绚丽。
  • 旧占:旧时所占据的地方。
  • 梅边月:梅树旁的月光。
  • 新添:新增加的。
  • 竹外风:竹林外的风。
  • 烟变态:烟雾的变化无常。
  • 雨收功:雨后景色的变化。
  • 凭栏:靠在栏杆上。
  • 横笛:一种乐器,指横吹的笛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梅边月”可能与梅花、月亮的意象相关,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而月亮则常与清幽、高洁的情感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南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歌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开明,士人追求自然与生活的和谐,强调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中描绘的场景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


诗歌鉴赏:

《烟雨楼》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田园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开头的“锦绣囊开城角东”便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仿佛看见了一个绚丽的世界正在向我们展开。接着,诗人通过“亭”和“径”两个意象,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令读者感受到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气氛。

在描写山水变化的过程中,诗人运用了“山色有无烟变态,湖光浓淡雨收功”的对比手法,表现出自然景色的多样性和变化,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最后,诗人以“凭栏正好催归去,横笛数声芦苇中”结束,表达了在美丽的自然中,归家的思绪与乐音交织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向往。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悠然自得中反映出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宋代士人那种温文尔雅的气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锦绣囊开城角东:描绘出城角东边的美丽景致,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正在展开。
  2. 规模绵亘境相通:景色宽广,连绵不断,给人一种无尽延展的感觉。
  3. 一亭旧占梅边月:亭子在梅树旁,月光照耀,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4. 两径新添竹外风:新添的小径在竹林之外,风吹过,增添了生机。
  5. 山色有无烟变态:山的色彩随着烟雾的变化而变化,展现出自然的神秘感。
  6. 湖光浓淡雨收功:湖水在雨后显得浓淡相宜,表现出自然的韵味。
  7. 凭栏正好催归去:倚靠栏杆,让人不禁想起归家的念头。
  8. 横笛数声芦苇中:横笛的乐声在芦苇间轻轻回荡,增添了诗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比作“锦绣”,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如“浓淡”“有无”形成对比,使诗句更加工整。
  • 拟人:将自然景物的变化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出一种宁静、优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锦绣:象征美丽与和谐。
  • :代表休憩与静谧。
  • :象征坚韧与清雅。
  • :象征高洁与谦逊。
  • :自然的稳重与变化。
  • :象征深邃与宁静。
  • 横笛:象征艺术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边月”主要指什么?
    A. 梅树旁的月光
    B. 梅花的香气
    C. 月亮的颜色

  2.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什么乐器?
    A. 笙
    B. 琵琶
    C. 横笛

  3. 诗中“锦绣囊开”的意象意味着什么?
    A. 城市的繁华
    B. 自然的美丽
    C. 生活的艰辛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具有相似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

诗词对比:

  • 朱南杰的《烟雨楼》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