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有感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6 22:06:46

清明好时节,傲吏小诗家。

失意因流水,伤心为落花。

人归知市静,日落见山斜。

明日三叉路,村醪亦自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明好时节,傲吏小诗家。
失意因流水,伤心为落花。
人归知市静,日落见山斜。
明日三叉路,村醪亦自佳。

白话文翻译

在清明这个美好的时节,傲慢的小诗人写下些许诗句。失意的原因如同流逝的流水,心中的悲伤仿佛是凋落的花瓣。人们回来时,才知道市场是如此宁静,夕阳西下,山影斜斜。明天在三叉路口,村里的美酒也是自有其佳处。

注释

  •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在每年4月4日或5日,是扫墓和祭祖的日子。
  • 傲吏:指那些自以为是、傲慢的官员。
  • 小诗家:自称诗人,表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谦虚。
  • 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 落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悲伤。
  • 三叉路:指的是路口,可能象征着选择的时刻。
  • 村醪:指村庄自酿的酒,暗示乡土气息和人情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文璞,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作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风景,展现出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哲思。

创作背景

《寒食有感三首》是周文璞在寒食节前后所作,寒食节与清明节相近,时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借此抒发对失意与伤感的情怀,反映了他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寒食有感三首 其二》以清明节为背景,透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感伤。诗的开头提到“清明好时节”,营造出一种温暖而适宜的氛围,但随即转入“傲吏小诗家”,显示出诗人与周遭环境的隔阂与不满。流水和落花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事物的消逝,诗人的失意与伤感在此得以具象化。

接着,诗人观察到人们归来时市场的宁静,日落时分山影斜斜,展现出一种静谧的自然景象,反映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的片刻宁静。最后一句“明日三叉路,村醪亦自佳”则暗示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便在失意的生活中,乡村的美酒依然能带来慰藉与欣慰。整首诗通过对比,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然之美相结合,展现了一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清明好时节,傲吏小诗家。
    清明节是个好时光,然而诗人却以傲慢的态度自称为小诗家,暗示对世俗的讽刺与不满。

  2. 失意因流水,伤心为落花。
    失意如流水般无情,伤心如同落花般凋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3. 人归知市静,日落见山斜。
    人们归来时,市场宁静,夕阳西下,山影斜斜,描绘了一幅静谧的乡村生活画面。

  4. 明日三叉路,村醪亦自佳。
    预示明天的三叉路口,村里的酒依旧美味,表达了一种对乡土情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失意因流水,伤心为落花”,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流水与落花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脆弱。
  • 意象:清明、流水、落花、日落、三叉路等意象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节日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意与感伤,同时又隐含着对生活的希望与对自然美好的向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乡土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清明: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对逝去的怀念。
  • 流水:代表时间的流逝,暗示无常与失落。
  • 落花:寓意美好事物的凋零,驱动情感的悲伤。
  • 日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隐喻人生的无常。
  • 三叉路:象征选择与未来的方向,暗示人生的多种可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明节通常在每年哪个月份? A) 一月
    B) 四月
    C) 十月
    D) 七月

  2. “失意因流水”中的“流水”比喻什么? A) 财富
    B) 时间
    C) 友情
    D) 爱情

  3. “村醪”指的是什么? A) 村里的山
    B) 村里的酒
    C) 村里的花
    D) 村里的树

答案

  1. B) 四月
  2. B) 时间
  3. B) 村里的酒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是在描述清明时节,但杜甫更强调国家的忧愁与个人的悲伤。周文璞的诗则在失落中寻找乡土的慰藉,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周文璞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