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荆公墓》

时间: 2025-01-06 22:15:36

一丈荒坟上,悠悠落日斜。

子孙来祭后,守墓扫松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丈荒坟上,悠悠落日斜。
子孙来祭后,守墓扫松花。

白话文翻译:

在一丈高的荒草坟墓上,夕阳斜照着。
子孙们在祭奠之后,守着墓地打扫落下的松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丈:古代长度单位,约为3.3米。
  • 荒坟:荒废的坟墓,说明墓地无人照看。
  • 悠悠:形容时间或空间的宽广、缓慢。
  • 落日斜:夕阳西下,光线倾斜。
  • 子孙:后代,指死者的后代。
  • 扫松花:打扫坟墓上的松树花瓣,表现对先人的敬重。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守墓”与传统文化中对祖先的尊重和孝道有密切关系,表现出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文璞,字文璞,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情风貌。周文璞的诗风清丽、简练,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对已故亲人的追思之时,表达对亡者的怀念与对生者责任的承担。宋代社会提倡孝道,家族祭祀活动频繁,使得诗人产生了这种情感。

诗歌鉴赏:

《至荆公墓》是一首透过精炼的语言,表达深厚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以“一丈荒坟上”设置了场景,荒凉的坟墓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也暗示了人世的无常与逝去的生命。接着“悠悠落日斜”,夕阳的余晖洒落在荒坟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对于生死的思考。

在第二联中,“子孙来祭后”,描绘了后代对祖先的追思,传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敬意。最后一句“守墓扫松花”则体现了对先人的责任与孝心,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中孝道的遵循。整首诗通过简单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表现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丈荒坟上:描绘了坟墓的状态,突显了孤寂与被遗忘。
  2. 悠悠落日斜:夕阳的倾斜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3. 子孙来祭后:体现了对子孙孝道的传承,强调了祭奠的仪式感。
  4. 守墓扫松花:表现了对亡者的尊重与后辈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坟墓与夕阳结合,象征生死。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呼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松花”象征生命的流逝与追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现出对传统孝道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坟:象征逝去的生命,表现孤独。
  • 落日: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终结。
  • 子孙:传承与孝道,体现人际关系的延续。
  • 松花:自然的变化,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子孙来祭后”表达了什么? A. 对祖先的尊重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未来的期待

  2. “一丈荒坟上”中“一丈”指的是什么?
    A. 长度单位
    B. 年龄
    C. 高度

  3. 诗中提到的“松花”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生命的逝去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周文璞的《至荆公墓》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人情的深刻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逝者的怀念,而后者则关注社会的疾苦与生存的艰难,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