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尔堂夏日偶成》

时间: 2025-01-01 13:56:39

槐荫参差日转廓,时看野鸟下横塘。

闲窗绿映筼筜净,流水红浮菡萏香。

座有琴觞真道院,径通花木似禅房。

文楸珍簟疏帘裹,与子同消夏日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莞尔堂夏日偶成
作者: 向滈 〔宋代〕

槐荫参差日转廓,
时看野鸟下横塘。
闲窗绿映筼筜净,
流水红浮菡萏香。
座有琴觞真道院,
径通花木似禅房。
文楸珍簟疏帘裹,
与子同消夏日长。


白话文翻译

在槐树的荫影下,阳光斜射,显得错落有致,
偶尔看到野鸟飞落在横塘边。
闲适的窗子映衬着绿色的筼筜,显得格外清净,
流水荡漾着红色的荷花,散发着芬芳。
座上有琴与酒杯,真像道家隐士的院子,
小径通向花木,宛如禅房一般的幽静。
文楸树下,珍贵的竹席轻覆纱帘,
与你一同消磨这漫长的夏日时光。


注释

  • 槐荫:槐树的阴影。
  • 参差:错落有致的样子。
  • 横塘:横向的池塘。
  • 筼筜:一种竹制的器具,常用来遮阳,代表清净。
  • 菡萏:指荷花,形容其美丽和香气。
  • 琴觞:琴和酒杯,象征雅致的生活。
  • 道院:道教的居所。
  • 文楸:文雅的楸树,用以描绘环境的优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滈,字德明,号莞尔,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和隐逸生活,常透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夏季,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及对自然的热爱。在当时,隐逸生活是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诗人通过描绘夏日的美景和悠闲的生活,展现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莞尔堂夏日偶成》是一首描绘夏日宁静生活的诗,诗人在槐树荫下,享受着清风与自然的和谐。诗的开头通过“槐荫参差日转廓”展现出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阳光洒在错落的树影下,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野鸟的出现,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气息。

在“闲窗绿映筼筜净”中,窗外的绿色映衬出内室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清新环境的喜爱。而“流水红浮菡萏香”则将自然与艺术结合,水中盛开的荷花,宛如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座有琴觞真道院,径通花木似禅房”两句,诗人将琴酒与道教隐居生活结合,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

最后两句“文楸珍簟疏帘裹,与子同消夏日长”则是诗人对友人的邀约,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友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槐荫参差日转廓:槐树的阴影错落有致,阳光斜射,环境安静而优美。
  2. 时看野鸟下横塘:偶尔看到野鸟下落在横塘边,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3. 闲窗绿映筼筜净:窗外绿意盎然,映衬出室内的清净。
  4. 流水红浮菡萏香:流水中盛开的红荷,散发着芳香。
  5. 座有琴觞真道院:座上有琴与酒杯,暗示隐士的生活。
  6. 径通花木似禅房:小径通向花木,犹如禅房一般幽静。
  7. 文楸珍簟疏帘裹:文雅的楸树下,珍贵的竹席轻覆纱帘。
  8. 与子同消夏日长:与友人一起消磨漫长的夏日时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琴觞”比喻悠闲的生活。
  • 拟人:描绘自然景物时,赋予其生动的特征。
  • 对仗:如“座有琴觞真道院,径通花木似禅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珍视,体现了宁静、淡泊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槐荫:象征宁静与舒适。
  • 野鸟:生命的生动与自由。
  • 荷花:纯洁与美丽。
  • 琴觞:雅致生活的象征。
  • 花木: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槐荫参差日转廓”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 A. 热闹的市场
    • B. 宁静的自然景色
    • C. 繁华的街道
    • 答案:B
  2. “与子同消夏日长”中的“子”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孩子
    • C. 诗人自己
    • 答案:A
  3.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忧国忧民
    • B. 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 C. 战争与悲伤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山中杂诗》(王维):描绘自然景色,体现隐逸生活。

诗词对比

  • 向滈《莞尔堂夏日偶成》 vs. 王维《鹿柴》:两者都描绘自然,但向滈更多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孤寂之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