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3:30:19

流水断桥衰草,西风落日清笳。

往来赢得鬓边华。

此去征鞍休跨。

烟溆绿深陂筱,霜篱红老江花。

青山尽处是侬家。

拟唤渔舟东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流水断桥衰草,西风落日清笳。
往来赢得鬓边华,此去征鞍休跨。
烟溆绿深陂筱,霜篱红老江花。
青山尽处是侬家,拟唤渔舟东下。

白话文翻译:

流水在断桥旁淙淙流淌,衰败的草丛随风摇曳,西风中落日余晖映照着清脆的笳声。来来往往的人们获得了鬓边的白发,此去征途上的战马也不再骑踏。烟雾缭绕的深邃池塘中长满了竹子,霜染的篱笆上开满了红色的江花。青山尽头就是我的家乡,我想呼唤渔舟向东下行。

注释:

  • 流水:形容水流的声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断桥: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或是与往事的断裂。
  • 清笳:笳是一种乐器,清笳则形容声音清脆,带有一种凄凉之感。
  • 鬓边华:指鬓发上的白发,象征着衰老和岁月的流逝。
  • 征鞍:指作战的马鞍,象征着征战和离别。
  • 烟溆:形容雾气弥漫,环境静谧而深邃。
  • :竹子的意思。
  • 霜篱:指被霜染的篱笆,象征着寒冷的季节和凋零的景象。
  • 江花:指江边的花,给人以生机的感受。
  • 侬家:指“我家”,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向滈(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山水风景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西江月 其一》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惶惶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西江月 其一》以优美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眷恋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开头的“流水断桥衰草”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画面,瞬间将读者带入诗人那种怀旧的情绪中。诗中所描绘的流水、断桥、衰草,构成了一个孤独而又静谧的环境,使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

接下来的“西风落日清笳”,通过清脆的笳声与落日的意象,增添了诗歌的层次感,仿佛在聆听一曲孤独的乐章。诗人将个人的经历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往来赢得鬓边华”一句,直白而有力地道出了岁月的无情,白发的出现不仅是年华的见证,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无奈回顾。此去征鞍休跨,暗示了诗人对远行与征战的告别,传达出一种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青山尽处是侬家,“拟唤渔舟东下”则将诗歌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思念和归属感。诗人在自然的描绘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情感真挚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流水断桥衰草:流水与断桥形成孤寂的意象,衰草则象征着衰败与时光的流逝。
  2. 西风落日清笳:西风与落日暗示着日暮时分,清笳的声音则为此增添了几分哀愁。
  3. 往来赢得鬓边华:表达了由于生计奔波而导致的白发,暗示人生的无常。
  4. 此去征鞍休跨:断言不再骑马征战,表现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5. 烟溆绿深陂筱:描绘出一个静谧而清幽的环境,浓厚的绿意使人心生向往。
  6. 霜篱红老江花:对比霜篱的冷与江花的红,既有寒冷的感受,也有生机的对照。
  7. 青山尽处是侬家:指向未来的归宿,表达了对家的思念。
  8. 拟唤渔舟东下:渔舟的象征,寓意归乡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衰草象征着青春的凋零。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西风落日”与“烟溆绿深”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了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而深刻,体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代表着无尽的思念与感慨。
  • 断桥: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失落的联系。
  • 西风:代表着秋天的来临,暗示衰老和凋零。
  • 青山:象征着故乡的美好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流水断桥衰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的心情
    B. 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

  2. “往来赢得鬓边华”中的“白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经验与智慧
    C. 衰老与无奈

  3. 诗中提到的“青山”代表了什么? A. 诗人的理想
    B. 诗人的家乡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向滈的《西江月 其一》和李白的《月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地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来表现思乡情感,而向滈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意象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