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六题曾彻九重门,暂阻尧阶奏万言。今日又蒙师许我,汉廷当沛异常恩。
白话文翻译:
我曾经在宫廷中通过六道考题,成功进入九重宫门,暂时在尧舜的阶前奏上万言的奏折。今天又得老师的许可,我在汉朝的朝廷中,必定会受到异常的恩宠。
注释:
- 六题:指古代科举考试的六道题目。
- 九重门:指皇宫的重重门阙,象征着进入高位的难度。
- 尧阶:尧舜是古代贤明君主,象征着高洁的品德。
- 万言:指长篇的奏折,这里指向皇帝上表的内容。
- 师:指老师或上级,表示尊敬。
- 汉廷:汉朝的朝廷,表明政治背景。
- 沛异常恩:指恩宠极为丰厚。
典故解析:
- 尧舜:古代中国著名的贤君,尧舜之治是古代理想政治的象征,代表了统治者的德行和治国理想。
- 九重门:古代宫廷的象征,进入九重门意味着获得高官厚禄,反映了对权力和地位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旸,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关注政治与文化,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作者经历过科举考试后,表现了对前途的憧憬与对师长的感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经历了艰难的科举考试后,终于获得进入朝廷的机会。开头的“六题曾彻九重门”流露出作者对过去辛苦奋斗的回忆与自豪,在古代,科举是通往仕途的途径,能够通过考试,象征着智慧与努力的结晶。接下来的“暂阻尧阶奏万言”,更是表达了作者在权力中心前的紧张与期待,尧舜的阶前是对理想道德的追求,代表着对理想政治的向往。最后一句“今日又蒙师许我,汉廷当沛异常恩”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师长的感激与依赖,显示出古代士人对师道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一个学子在面对权力与理想时的内心挣扎与渴望,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六题曾彻九重门”:通过六道题目顺利进入皇宫,表达了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
- “暂阻尧阶奏万言”:在理想的政治舞台上,呈上长篇奏折,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 “今日又蒙师许我”:今日再次得到师长的许可,暗示着师长的支持与指导。
- “汉廷当沛异常恩”:相信在汉朝的朝廷会得到极大的恩宠,展现了对未来的信心。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对称的结构使得意境更加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意象:通过“九重门”、“尧阶”等意象,传达出对权力与理想的向往。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师长的感激,同时反映了士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分析:
- 九重门:象征权力与地位的高远,代表着通过努力实现目标的希望。
- 尧阶:寓意着理想的政治境界,反映了对道德和智慧的追求。
- 万言奏折:象征着表达自己志向与能力的渠道,预示着参与政治的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六题曾彻九重门”中的“六题”指的是什么?
- A. 六个问题
- B. 六道考试
- C. 六个阶段
- D. 六个步骤
-
诗中提到的“尧阶”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权力与理想
- C. 学问
- D. 友情
-
“今日又蒙师许我”中,“师”指的是?
- A. 同学
- B. 师长或老师
- C. 朋友
- D. 官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陈旸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与未来的追求,但李白更强调人生的豪情与及时行乐,而陈旸则更注重于对师长的感激和对未来仕途的期待。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