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台见送客罢还舟熟睡至觉度寺》
时间: 2025-01-01 14:18: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钓台见送客罢还舟熟睡至觉度寺
——陆游
抽身簿书中,兹日睡颇足。
缥缈桐君山,可喜忽在目。
纷纷众客散,杳杳一筇独。
昔如脱渊鱼,今如走山鹿。
诗情森欲动,茶鼎煎正熟。
安眠簟八尺,仰看帆十幅。
逍遥富春饭,放浪渔浦宿。
送老水云乡,羹藜勿思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从繁忙的事务中抽身出来,今天睡得特别香,梦中看见了缥缈的桐君山,心中感到欢喜。众多的客人纷纷离去,只留下我一个人,恍若从深渊中逃出来的鱼,如今又像在山中奔跑的鹿。诗情正酝酿,茶鼎中水正煮沸。躺在八尺长的竹席上,仰望着十幅帆船。悠然自得地享用富春的美食,放浪于渔浦的宿处。送别老友回到水云乡,羹藜的清淡不必再想肉类。
注释
- 抽身:从事务中抽身而出,指从忙碌的生活中解脱出来。
- 兹日:今天,此日。
- 缥缈:形容云雾缭绕,虚幻缥缈。
- 桐君山:位于浙江省,风景优美。
- 杳杳:渺茫,不见踪影。
- 筇:竹筇,指一种竹制的拐杖,常用来行走或支撑。
- 藜:藜蒿,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作清淡的食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门隐士,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格质朴,情感真挚,常以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陆游晚年,时值他身处浙东富春江边,心境悠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与诗人放松的心情,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亲近。开篇“抽身簿书中”即表现出诗人从繁忙的书卷中抽离,寻求内心的宁静。接着描绘了缥缈的桐君山,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诗人愉悦的心境。随着众客的散去,诗人感到一种孤独却是快乐的轻松。
“昔如脱渊鱼,今如走山鹿”两句,形象地表明了诗人从过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象征着自由、奔放的生活态度。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诗人感受到诗情的涌动,正如“茶鼎煎正熟”,生活的简单却充满诗意。
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豁达与洒脱,尤其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清淡饮食的享受,体现了他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的追求。诗人以自然为伴,心中无牵挂,体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抽身簿书中,兹日睡颇足:从书籍中抽身,今天睡得特别香,表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缥缈桐君山,可喜忽在目:描绘了桐君山的美丽景色,使诗人心生欢喜。
- 纷纷众客散,杳杳一筇独:众多的客人纷纷离去,只有我一个人,表现孤独但内心轻松的状态。
- 昔如脱渊鱼,今如走山鹿:比喻自己从过去的束缚中获得了自由,象征诗人的心境变化。
- 诗情森欲动,茶鼎煎正熟:诗人的情感被激发,茶水正在煮沸,展现出生活的惬意。
- 安眠簟八尺,仰看帆十幅:在竹席上安眠,仰望帆船,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生活画面。
- 逍遥富春饭,放浪渔浦宿:悠闲地享受富春的美食,放纵地在渔浦住宿,展现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
- 送老水云乡,羹藜勿思肉:送别老友,清淡的羹藜不再思念肉类,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昔如脱渊鱼,今如走山鹿”,将自身的自由与快乐以鱼和鹿作比,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纷纷众客散,杳杳一筇独”。
主题思想:诗歌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理想,这种态度反映了他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君山:象征自然的美与心灵的寄托。
- 茶鼎:代表生活的宁静与温暖。
- 羹藜:象征简约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哪个山脉中感到欢喜?
A. 泰山
B. 桐君山
C. 嵩山 -
“昔如脱渊鱼,今如走山鹿”的意思是?
A. 诗人曾经受困,现在自由奔放
B. 诗人喜欢鱼和鹿
C. 诗人去过渊和山 -
诗中提到的饮食是什么?
A. 肉
B. 羹藜
C. 水果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陆游的《钓台见送客罢还舟熟睡至觉度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豁达,但陆游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王维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选》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