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居》

时间: 2025-01-19 19:12:55

凿破青山骨,初营数亩丘。

泉分幽窦乳,峡束大江流。

渔唱来花径,山光落钓舟。

沙鸥惊笑语,片片起沧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凿破青山骨,初营数亩丘。
泉分幽窦乳,峡束大江流。
渔唱来花径,山光落钓舟。
沙鸥惊笑语,片片起沧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偏远山谷中居住的生活。诗人说他凿开了青山,开辟了几亩地;泉水从隐秘的山洞中流出,峡谷也限制了大江的流动。渔夫在花丛小径上唱着歌,山光映照着钓鱼的小船。沙鸥在水边欢快地嬉戏,片片白鸥在沧洲的水面上起舞,形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

注释:

  • 凿破:打破、开凿。
  • 青山:青色的山,象征自然的壮丽。
  • :小山,指作者开辟的土地。
  • 幽窦乳:隐秘的山洞如同乳汁般涌出的泉水。
  • 峡束:峡谷限制了大江的流向。
  • 渔唱:渔夫的歌声。
  • 沙鸥:生活在沙滩边的海鸥。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其描写的山水田园生活,体现了宋代文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怀,反映了士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忠谟,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重文轻武的年代。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生活在山水之间的他,深受自然的影响,作品中常流露出恬淡和宁静的情感。

创作背景:

《溪居》创作于郭忠谟隐居于山水之间之际,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内心平和。

诗歌鉴赏:

《溪居》是一首表现田园生活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的隐逸生活。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开头的“凿破青山骨”便是诗人从荒芜的自然中开辟出一片生机,暗示着努力与创造的精神。而“泉分幽窦乳”则传达了自然的生机,泉水如同母乳般滋养着大地,创建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

接下来的“渔唱来花径”与“山光落钓舟”则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渔夫的歌声与山光的映照,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展现出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乐趣。而最后两句“沙鸥惊笑语,片片起沧洲”则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欢快的气氛,沙鸥的嬉戏似乎在与自然对话,使整个环境生机勃勃。

整首诗流畅自然,富有音乐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抒发了隐逸生活的美好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凿破青山骨:描写诗人开山劈地,艰辛地开垦出一片新天地,体现出毅力与决心。
  2. 初营数亩丘:说明在开垦之后,诗人已成功营造出几亩耕地,展现出劳动的成果。
  3. 泉分幽窦乳:泉水从隐秘的山洞中流出,宛如母乳般滋养着大地,形象生动。
  4. 峡束大江流:峡谷的形成限制了大江的奔流,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与美。
  5. 渔唱来花径:渔夫在花丛中小路上唱歌,展示出生活的乐趣。
  6. 山光落钓舟:山的光影映照在钓鱼的小船上,描绘出和谐的自然景象。
  7. 沙鸥惊笑语:沙鸥在水边嬉戏,生动地传达出自然界的欢快气氛。
  8. 片片起沧洲:白鸥在水面上翩翩起舞,形成生动的画面,增添了诗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泉分幽窦乳”,将泉水比作乳汁,生动形象。
  • 拟人:如“沙鸥惊笑语”,赋予沙鸥以人类的行为,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追求宁静、和谐生活的理想。诗中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的壮丽与坚韧。
  • 泉水:象征生命力与纯净。
  • 渔夫:代表劳动与自然的和谐。
  • 沙鸥:象征自由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凿破青山骨”中的“青山”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山
    B. 高耸的山
    C. 荒凉的山
    D. 陡峭的山

  2. 诗中提到的“渔唱”是指什么? A. 渔夫的歌声
    B. 渔夫的欢笑
    C. 渔夫的舞蹈
    D. 渔夫的故事

  3. 以下哪一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A. 凿破青山骨
    B. 渔唱来花径
    C. 沙鸥惊笑语
    D. 峡束大江流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两首诗都表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郭忠谟的作品更倾向于描绘具体的生活场景,而王维则更侧重于抽象的意境与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