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寒夜偶成》
时间: 2025-01-17 10:38: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都寒夜偶成
作者: 罗元贞 〔近代〕
霜鬓临窗感万端,
岭梅云雁共殚残。
盛年诗酒人何在,
异地沧桑话且删。
梓里湖山唯梦绕,
天涯风雪几人还。
一樽难遣灯前意,
欲写家书夜正寒。
白话文翻译
在霜白的鬓发映照窗前我感慨万千,
岭上的梅花与云中的大雁共同凋零残存。
盛年时的诗酒朋友如今在哪儿,
异乡的沧桑经历只能一一删去。
故乡的山水唯有梦中缠绕,
天涯之远的风雪又有几人能归来?
一壶酒难以驱散我灯前的情思,
我想写封家书,夜色正寒冷。
注释
字词注释
- 霜鬓: 形容头发因年老而变白,犹如霜。
- 万端: 形容复杂的感受或思绪。
- 岭梅: 指山岭上的梅花。
- 殚残: 残存,指已经消逝或即将消逝的事物。
- 盛年: 壮年或青年时期。
- 梓里: 家乡,梓为梓树,古人常用来指代故乡。
典故解析
- 云雁: 通常象征游子思乡,雁南飞是古时常见的意象,代表离别和思念。
- 灯前意: 代表独自一人时的情思,常用于表达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元贞(1872-1944),字子荫,号听涛,近代诗人,出生于湖南,曾任职于教育界,致力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研究。他的作品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故都寒夜偶成》创作于诗人身处异乡时,正值寒冬,借助霜鬓、梅花和孤灯等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故都寒夜偶成》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寒夜独坐时,思绪万千,透过窗外的霜鬓和梅花,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全诗的基调是孤寂与惆怅,尤其是“盛年诗酒人何在”一句,突显了诗人对过往青春的追忆与失落之感,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
诗中“异地沧桑话且删”表现了身处异乡的无奈,诗人对过往的朋友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夹杂着对现状的无力感。而“梓里湖山唯梦绕”则向读者展示了故乡的美好,成为诗人梦中的依托,尽管身在天涯,却依然无法忘怀故土。最后的“一樽难遣灯前意,欲写家书夜正寒”则进一步增强了孤独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温暖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寒夜中对于生命、时间和故乡的深刻思考,给人留下了深远的余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霜鬓临窗感万端: 诗人头发已白,面对窗外,感慨万千,暗示年岁已高。
- 岭梅云雁共殚残: 描绘了梅花和大雁的共同凋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盛年诗酒人何在: 追忆过去的年轻朋友,如今都已不知去向,表达了对青春的渴望和对友谊的惋惜。
- 异地沧桑话且删: 生活在异乡,经历的种种都只能抹去,暗含无奈。
- 梓里湖山唯梦绕: 只有梦中的故乡山水依然存在,显示对故土的思恋。
- 天涯风雪几人还: 在外漂泊,风雪之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回归故乡?
- 一樽难遣灯前意: 一壶酒不能消解灯下的孤独思绪。
- 欲写家书夜正寒: 想要写封回家的信,但夜色寒冷,难以启笔。
修辞手法
- 比喻: “霜鬓”比喻衰老,暗示时间的流逝。
- 对仗: 每两句之间形成对仗,如“盛年诗酒”与“异地沧桑”相对。
- 排比: “梓里湖山唯梦绕,天涯风雪几人还”形成排比,增强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同时也体现出对过往青春与友情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鬓: 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岭梅: 代表美好而短暂的事物,富有生命力的象征。
- 灯前: 反映孤独与思索的环境。
- 家书: 代表对亲情的渴望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a) 霜鬓与梅花
b) 风雪与灯前
c) 以上都是 -
“盛年诗酒人何在”中“盛年”指的是什么?
a) 童年
b) 青年或壮年
c) 老年 -
诗歌中,诗人最想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惆怅
c) 愤怒
答案
- c) 以上都是
- b) 青年或壮年
- b) 孤独与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 描述了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故都寒夜偶成》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加直接与清晰,而《故都寒夜偶成》则通过复杂的情感与意象展现更深沉的思索。
参考资料
- 诗词鉴赏与解析
- 罗元贞生平与作品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艺术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