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赠苏氏柳儿)》
时间: 2025-01-01 11:07: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楚腰一捻。羞翦青丝结。力未胜春娇怯怯。暗托莺声细说。愁蹙眉心斗双叶。正情切。柔枝未堪折。应不解管离别。奈如今已入东风睫。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黄昏淡月。
白话文翻译:
楚腰轻轻一捻,仿佛羞于剪下那青丝的发结。力量尚未战胜春天的娇羞,暗中借莺声细语诉说着情意。愁苦的眉头如双叶般紧蹙,情意正浓。柔嫩的枝条还未能承受折断的痛苦,想必她不懂得离别的辛酸。然而如今已是春风轻拂的时节,望断了章台,马蹄踟蹰不前,黄昏的淡月显得格外悠闲。
注释:
- 楚腰:指的是女子的腰肢,通常用来形容其纤细美丽。
- 青丝:指黑色的秀发。
- 春娇怯怯:春天的娇嫩和羞怯。
- 莺声:黄莺的鸣叫,常用来比喻情意绵绵的声音。
- 愁蹙眉心:愁苦的心情使得眉头紧蹙。
- 柔枝未堪折:柔嫩的枝条尚不适合折断,暗喻年轻的心灵不应承受离别之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约960年-1010年),字文熙,号白云,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作品多以婉约派著称。他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以女性的视角表达对爱情的感慨。
创作背景:
《淡黄柳》创作于张炎与好友苏氏柳儿的交往时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无奈。春天的气息让人感到温暖,但离别的痛楚又让人难以割舍。
诗歌鉴赏:
这首《淡黄柳》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柔美与离别的愁苦。开篇“楚腰一捻”便生动勾勒出一位女子的轻盈身姿,展现了她的娇羞与优雅。接着,诗人通过“力未胜春娇怯怯”这一句,表达了春天的温柔与生命力,仿佛在诉说着爱情中的羞怯与脆弱。
“暗托莺声细说”则将听觉与情感相结合,借助黄莺的鸣叫来传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抒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伤。接下来的“愁蹙眉心斗双叶”描绘了女子因愁苦而紧蹙的眉头,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显示出爱情的复杂性与深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描绘了一幅春日佳人的图景,同时也隐含着离别的苦涩,使得整首诗在柔美中透出一丝哀伤,令人感同身受。最后的“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黄昏淡月”则将诗人的思绪带入了一个充满孤独与迷茫的境地,留下了对未来的无尽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楚腰一捻:形象地描绘女子的身姿,暗示她的柔美。
- 羞翦青丝结:表达了女子对自我形象的矜持与羞怯。
- 力未胜春娇怯怯:说明春天的娇美使得心中情感更为柔弱。
- 暗托莺声细说:借莺声传达情感,隐喻着爱情的细腻与隐秘。
- 愁蹙眉心斗双叶:愁苦的情感在眉头上表现出来,形成鲜明的意象。
- 正情切:情感真挚而浓烈。
- 柔枝未堪折:强调年轻女子的脆弱与不堪,暗指离别的痛苦。
- 应不解管离别:表达对离别的不理解与无奈。
- 奈如今已入东风睫: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暗示离别的无奈。
- 望断章台,马蹄何处,闲了黄昏淡月:最后的孤独感,留下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腰比作“楚腰”,形象生动。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娇羞的性格,增添了诗意。
- 对仗:如“愁蹙眉心斗双叶”,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的美丽和离别的愁苦,表达了对爱情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美和生命的延续,常与离别相关。
- 莺:象征春天的声音,表现青春和爱情。
- 马蹄:象征行走与离别,表达无奈和迷茫。
- 黄昏淡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淡黄柳》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张炎
C. 杜甫 -
“楚腰一捻”中“楚”字的含义是? A. 地名
B. 形容女子的美丽
C. 形容春天的颜色 -
诗中提到“愁蹙眉心斗双叶”,其中“双叶”指代什么? A. 植物
B. 情感
C. 眉头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钗头凤·世情薄》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离别的感伤,但风格更加婉约细腻。
- 《钗头凤·世情薄》:同样涉及离别,但更加强调了对世情的感慨与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词鉴赏辞典》
- 《张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