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寄所知》

时间: 2025-01-06 09:56:35

轻别强长笑,难为别后心。

单衣兼短烛,寒雨共秋林。

忆与焚枯酌,谁怜拥鼻吟。

愁登高陇望,更有女儿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轻别强长笑,难为别后心。
单衣兼短烛,寒雨共秋林。
忆与焚枯酌,谁怜拥鼻吟。
愁登高陇望,更有女儿砧。

白话文翻译

轻轻地别离,你却强作欢笑,
可惜离别后心中难以平静。
身穿单薄衣衫,烛光也短暂,
寒雨伴着秋林一同凄凉。
我回忆当初与友人一起酌酒,
谁会怜惜我如今独自吟唱?
愁苦中我登上高坡远望,
却听得更远处有女儿在砍柴。

注释

  • 轻别:轻轻地告别,表达离别的轻松外表下的伤感。
  • 强长笑:强作欢笑,掩饰内心的悲伤。
  • 单衣:单薄的衣服,象征寒冷的季节和脆弱的身体。
  • 短烛:烛光微弱而短暂,暗示时间的有限和孤独感。
  • 寒雨共秋林:寒冷的雨与秋天的树林,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焚枯酌:指与朋友一起饮酒的往事,表现怀旧情感。
  • 女儿砧:指的是女子在砍柴,暗示生活的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黎彭祖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主要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或为对友人的思念之作,反映了诗人在秋日的孤独与怀旧。秋天的到来使得诗人感受到离别的愁苦,表达了对往日欢乐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秋日寄所知》是一首深情的送别诗,透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轻别与强笑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尽管外表强作欢笑,内心的愁绪却难以抑制,体现了人际关系中常见的表里不一。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单衣与短烛的意象,营造出寒冷和孤独的氛围,反映出秋日的萧瑟与诗人的脆弱。此时,寒雨与秋林的结合,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感伤情绪。忆起与友人共饮的快乐时光,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愈发强烈。最后一联中,“愁登高陇望”展现了诗人在高处俯瞰的孤独感,而“女儿砧”则不仅仅是生活的写照,更是对艰辛生活的认知。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秋日的忧伤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外在欢笑与内心愁苦的矛盾。
    • 中间的两句通过意象描写寒冷与孤独,展现了秋天的萧瑟。
    • 末尾的两句则通过回忆与远望,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的感悟。
  • 修辞手法

    • 对比:轻别与强笑形成鲜明对照。
    • 意象:单衣、短烛、寒雨、秋林等意象构成了秋日的忧伤画面。
    • 拟人:女儿砧的描写使得生活的艰辛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离别的愁苦和对友人的怀念,反映出人们在生活中面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刻情感,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意象分析

  • 单衣:象征脆弱与寒冷,反映诗人的孤独感。
  • 短烛:象征生命的短暂与孤独。
  • 寒雨:营造出凄凉的氛围,衬托诗人的心境。
  • 秋林:秋天的树林象征着生命的衰落与时光的流逝。
  • 女儿砧: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体现了社会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单衣”象征什么? A. 温暖
    B. 脆弱与寒冷
    C. 奢华

  2. “愁登高陇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期待
    C. 孤独与思念

  3. 诗中“女儿砧”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女孩砍柴的情景
    C. 一种食品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多反映出战争带来的离别与愁苦。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色表现出对人生的雄心壮志,情感基调略显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选》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