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

时间: 2025-01-06 10:11:40

平沙芳草渡头村。

绿遍去年痕。

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绮窗深静人归晚,金鸭水沈温。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平沙芳草渡头村。
绿遍去年痕。
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
绮窗深静人归晚,
金鸭水沈温。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白话文翻译:

在平沙芳草环绕的渡头村,
绿草如茵,掩盖了去年的痕迹。
游丝在空中飘荡,流莺在周围来往,令人无限陶醉。
绮窗深处静谧,夜幕降临时人们纷纷归家,
金色的鸭子在水中沉浮,温暖而安详。
在海棠树的影子下,听着杜鹃的啼叫,
我在黄昏时分静静伫立。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沙:指平坦的沙滩。
  • 芳草:芳香的草,寓意春天的生机。
  • 游丝:形容轻柔的丝线,象征春天的轻盈。
  • 流莺:指黄莺,歌声动听。
  • 绮窗:华丽的窗户,暗示室内的优雅与静谧。
  • 金鸭:指金色的鸭子,象征安静与富饶。
  • 子规:杜鹃,古诗中常用来象征思乡与离愁。

典故解析:
杜鹃鸟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离愁别绪,其啼声被视为对故乡的思念。这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因其词风清丽、情感细腻而受到文人推崇。他的作品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并蕴含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词创作于宋代盛世,社会相对安定,文人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内心的宁静。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繁华的淡泊。

诗歌鉴赏:

这首《眼儿媚·平沙芳草渡头村》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引人入胜。开篇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村庄,芳草遍地,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作者通过“绿遍去年痕”表达了时光的流逝,暗示了对过去的怀念与思索。接下来的“游丝下上,流莺来往”则生动展现了春日的气息,游丝和流莺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灵动,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令人陶醉。

之后,诗人转向室内,描写“绮窗深静人归晚”,体现出一种安静的生活状态。在这里,窗外的自然景色与室内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有生机又有静谧的氛围。金鸭在水中沉浮,象征着生活的安逸与温暖;而“海棠影下,子规声里”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黄昏时分的景象常常引发人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柔情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沙芳草渡头村:描绘出一个幽静的村庄,草地繁茂,表现了自然的美丽。
  2. 绿遍去年痕: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时间的流逝,过去的记忆被新生的绿意所掩盖。
  3. 游丝下上,流莺来往,无限销魂:生动展现春日的景象,游丝和流莺的活动给人以灵动之感,令人陶醉。
  4. 绮窗深静人归晚:转向室内,描绘了傍晚的宁静与归家的温暖。
  5. 金鸭水沈温:意象中金鸭在水中游弋,象征着生活的安逸。
  6. 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在海棠树影下,听着杜鹃的啼声,渲染出黄昏的忧伤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相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拟人:游丝与流莺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在句式上形成对称,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时光的思索,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流莺:象征歌声与青春的活力。
  • 绮窗:象征家居的温馨与优雅。
  • 金鸭:象征富饶与宁静。
  • 海棠:象征美丽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游丝”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细线
    C. 轻盈的丝状物
    D. 纸张

  2. “海棠影下”中的海棠象征着什么?
    A. 生命
    B. 美丽与思念
    C. 友情
    D. 忘却

  3. 诗人在描绘什么季节的景象?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洪咨夔的《眼儿媚》均描绘春天的美景,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包含了对国事的忧虑,而洪咨夔则偏重于个人的生活感受与自然的和谐美。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与诗人心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