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五首·其一》
时间: 2025-01-04 14:00: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五首·其一
作者: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
干戈衰谢两相催!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我独自喝酒,
生病的我也忍着痛登上江边的台子。
竹叶与我无缘,
菊花从今往后也不必再开。
异乡的日落时分,远处的猿猴悲啼,
故乡的白雁在霜前归来。
我的弟妹如今各自萧条,
战乱与衰老的双重催促让我无奈。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传统的登高节日。
- 独酌:独自喝酒。
- 抱病:身患疾病。
- 江上台:指江边的高台。
- 竹叶于人既无分:竹叶与我无缘。
- 殊方:异乡。
- 日落玄猿哭:夕阳西下,猿猴悲鸣。
- 旧国:故乡。
- 霜前:秋霜来临之前。
- 弟妹:兄弟姐妹。
- 干戈衰谢:战争与衰老交替。
典故解析:
- 重阳节:源于古代有登高祈福的传统,后与菊花酒、赏菊联系在一起。
- 玄猿:传说中猿猴的叫声,与孤独、悲伤相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其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九日五首》是杜甫在人生晚期写的诗,此时他饱受战乱之苦,身处动荡不安的环境中。重阳节本是欢乐的节日,但杜甫却因病与孤独而感到无奈与悲伤,体现了他对家国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独酌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即以“独酌”引入,显得孤独而沉重,接着提到“抱病”,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也暗示了他身心的重负。诗中“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透出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悟,竹叶和菊花在重阳节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然而诗人却感到与之无缘,从而引申出对人生的思考。
在描绘自然景象时,诗人通过“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将个人的孤独感与自然景象结合,愈发加深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两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对家人的牵挂以及战乱带来的创伤,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和家庭破碎的深切忧虑。
整首诗在情感上沉重而细腻,展现了杜甫对人生、对家国的深刻思考,反映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阳独酌杯中酒:诗人独自在重阳节饮酒,表达孤独感。
- 抱病起登江上台:即便生病仍想登高,显示诗人志向。
- 竹叶于人既无分:竹叶与我无缘,暗示失去和孤独。
- 菊花从此不须开:不再期待菊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凋零。
- 殊方日落玄猿哭:异乡的落日与猿猴悲鸣,渲染悲伤气氛。
- 旧国霜前白雁来:故乡的白雁归来,勾起思乡情。
- 弟妹萧条各何在:对家庭的关心,感到无助与萧条。
- 干戈衰谢两相催:战乱和衰老的双重催逼,折射出时代的悲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增强韵律感。
- 拟人:猿猴哭泣,赋予自然以情感,表现孤独。
- 象征:竹叶、菊花象征生命的无常与个人的孤独。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国和亲人的思念,反映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悲伤,深刻揭示了人生命运的脆弱与社会现实的残酷。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重阳:象征节日与团圆,但诗中却是孤独的象征。
- 竹叶:象征清雅、孤独,与诗人的境遇形成对比。
- 菊花:传统的长寿与美好,但在诗中暗含失去。
- 玄猿:孤独与悲伤,体现诗人的内心感受。
- 白雁:归乡的象征,隐喻思乡情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重阳”指的是哪一天?
A. 八月十五
B. 九月初九
C. 十二月初一
D. 七月初七 -
诗中提到的“竹叶于人既无分”体现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忧愁
C. 孤独
D. 愤怒 -
“干戈衰谢”指代的是什么?
A. 战争与衰老
B. 生活与死亡
C. 爱情与失去
D. 友情与背叛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豪情。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在对待节日的态度上有所不同,杜甫偏向于沉重思考,李白则更显豪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史》
这些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杜甫的作品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