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时间: 2025-01-05 08:01:54

换梦东风惊蓦地。

昨夜春回,今夜浓春意。

不尽柔思吹又起,屏山未使成迢递。

谩说楼高犹独倚。

月已分明,好共梅花睡。

酒到欢来偏易醉,等閒过了留无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袁克文

换梦东风惊蓦地。昨夜春回,今夜浓春意。不尽柔思吹又起,屏山未使成迢递。谩说楼高犹独倚。月已分明,好共梅花睡。酒到欢来偏易醉,等闲过了留无计。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来,梦中惊醒,恍若间不觉。昨夜春天回来了,今夜春意更浓。那些柔情似水的思绪再次涌起,屏山却未曾让它们变得遥不可及。人们常说楼台高处仍是孤独地倚靠。月光已经分外明亮,愿与梅花共眠。酒到欢聚时容易醉,时光匆匆而过,却无奈留不住。

注释:

  • 东风:春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浓春意:春天的气息愈加浓郁。
  • 柔思:柔软的思绪,指对爱情或美好事物的思念。
  • 屏山: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山,或象征远方的阻隔。
  • 谩说:随意说,带有不屑的语气。
  • 楼高:指高楼,暗示孤独的处境。
  • 梅花:象征坚韧和高洁,也代表春天。

典故解析:

  • 月与梅花: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常常与花卉相结合,象征着美好的情感和孤独的心境。梅花在冬春之交盛开,象征着坚强和高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袁克文,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著称。
  • 创作背景:在清代,文人常通过诗词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词可能源于春天的感受,表现了春日的温暖和内心的柔情。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和爱情的深刻感悟。词中“换梦东风惊蓦地”一句,开篇便以春风唤醒梦境,传达一种突如其来的惊喜感,仿佛春天的气息不仅影响了自然,也悄然改变了人的情感状态。接着,诗人描绘了昨夜春意回归,今夜却愈加浓厚的情景,展现了一种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月已分明,好共梅花睡”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宁静时光的向往。月光明亮,似乎在诉说一种美好的情感,愿与梅花一起享受这份宁静与惬意,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最后,诗人以“酒到欢来偏易醉,等闲过了留无计”收尾,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欢乐时光的珍惜。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思绪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换梦东风惊蓦地:春风的到来让人惊醒,暗示春天的变化和情感的觉醒。
    • 昨夜春回,今夜浓春意:春天的回归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复苏与美好。
    • 不尽柔思吹又起:柔情似水的思绪再次被唤起,表达内心情感的涌动。
    • 屏山未使成迢递:虽然有自然的阻隔,但情感依旧未受影响,意象美丽而富有层次。
    • 谩说楼高犹独倚:对孤独的自嘲,尽管身在高处,内心依然感到孤寂。
    • 月已分明,好共梅花睡:愿与自然共眠,体现一种与自然合一的情感。
    • 酒到欢来偏易醉:酒宴中的欢聚时刻来得容易,却也容易消逝。
    • 等闲过了留无计: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叹,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
  •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风和月光的运用,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
    • 拟人:将春风、月亮等自然现象拟人化,增强了情感表达。
    • 对仗:词句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部分,使得整体韵律感更强。
  •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春天的意象和个人的情感,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孤独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为全诗奠定了温暖的基调。
  • 月亮:象征宁静与美好,常常与情感相结合。
  • 梅花: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代表了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 :象征欢聚与放纵,反映出人们对欢乐时光的渴望与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夏天
  2. “酒到欢来偏易醉”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酒的厌倦
    • B. 对欢乐时光的珍惜
    • C. 对孤独的反思
  3.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脆弱
    • B. 坚韧与高洁
    • C. 春天的来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袁克文的《蝶恋花》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但袁克文的作品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而李清照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身情感的流露和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