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卢守席上)》

时间: 2025-01-06 14:41:15

五马归来,后车载得如花女。

缓歌金缕。

新样京华舞。

主悦宾欢,一醉祛袢暑。

停箫鼓。

且须听取。

三朵花能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卢守席上)
作者: 郭应祥 〔宋代〕

五马归来,后车载得如花女。
缓歌金缕。新样京华舞。
主悦宾欢,一醉祛袢暑。
停箫鼓。且须听取。
三朵花能语。

白话文翻译

五匹马归来,后面的车上载着如花般的女子。
缓缓地唱着金线编织的歌曲。新样的京华舞姿。
主人欢悦,宾客欢畅,一醉解去身上的暑气。
停下箫声和鼓声,且须听一听。
三朵花能说话。

注释

字词注释:

  • 五马:指五匹马,象征着归来的热闹。
  • 如花女:形容女子美丽如花。
  • 缓歌金缕:缓慢而悠扬的歌曲,用金线编织的乐器。
  • 京华:指京城的风采,多用于形容京城里的生活。
  • 袢暑:解除暑气,袢者,去掉、解除之意。
  • 箫鼓:古乐器,象征宴会的热闹气氛。
  • 三朵花:可以理解为三位美丽的女子,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此诗中虽无直接典故,但“如花女”与“京华舞”可看作对当时京城繁华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宋代的市井文化与宴会风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应祥,生于宋代,其诗作多描绘生活场景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抒发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宴会场景中,表现了亲友欢聚一堂,热闹非凡的氛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诗歌鉴赏

《点绛唇(卢守席上)》是郭应祥的一首描绘宴会场景的词作,展现了宋代风华的生活情趣。诗中通过“五马归来”的场景引入,引发读者对热闹的联想,后续提到的“如花女”则为这场盛会增添了几分美丽的色彩。诗中“缓歌金缕”描绘出悠扬动听的乐曲,表现了宴会上轻松愉悦的气氛。

而“主悦宾欢,一醉祛袢暑”,则体现了主人热情好客、宾客欢愉的和谐场景,营造了一种欢快的节日氛围。最后以“停箫鼓。且须听取。三朵花能语”结束,既是对宴会的回味,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仿佛在提醒人们要好好享受当下的欢乐。

整首词作流畅而富有音乐感,展现了诗人娴熟的词语运用与生动的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宴会的热闹与欢愉,传达出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马归来,后车载得如花女。
    描绘热闹的场景,五匹马带回美丽的女子,营造出盛宴的气氛。

  • 缓歌金缕。新样京华舞。
    描述悠扬的乐曲与新颖的舞蹈,展现京城繁华的文化生活。

  • 主悦宾欢,一醉祛袢暑。
    表达主人和宾客的欢乐,饮酒消暑,体现热情好客的氛围。

  • 停箫鼓。且须听取。
    停下音乐,提醒大家倾听与分享。

  • 三朵花能语。
    以花喻人,暗示美丽女子的倾诉,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女,形象地描绘女子的美丽。
  • 对仗:如“主悦宾欢”,和谐的音韵感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三朵花能语,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情感,使得诗更富有生气。

主题思想: 整首词作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展现了人们在欢聚时刻的热情与快乐,抒发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五马:象征热闹与归来,预示着盛会的开始。
  • 如花女:象征美丽,增添了宴会的吸引力。
  • 缓歌金缕:代表音乐与艺术,体现文化生活的丰富。
  • 京华舞:象征繁华都市的活力与生机。
  • 三朵花:暗喻女性的美丽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五马归来”是什么意思?
    A. 五匹马回家
    B. 五匹马带回美丽的女子
    C. 五匹马回乡

  2. “缓歌金缕”中“金缕”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衣服
    C. 一种食物

  3. 诗中“主悦宾欢”表现了什么?
    A. 主人不高兴
    B. 客人离开
    C. 主人和客人都很快乐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描绘了月下的热闹与人情,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慨与享受。李清照的《如梦令》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思念。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词的艺术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