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蛙行动萍叶,误观作游鱼。
稍稍引两股,已变科斗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青蛙在浮萍上活动,误以为浮萍下是游动的鱼。随着青蛙的动作,浮萍稍微分开,仿佛变成了科举考试的卷子。
注释:
- 蛙:青蛙,水中常见的动物。
- 行动:移动或活动。
- 萍叶:浮萍的叶子,漂浮在水面。
- 误观:误以为,看错了。
- 游鱼:在水中游动的鱼。
- 稍稍:稍微,轻微地。
- 引:拉动,牵引。
- 两股:两条水流或水波。
- 已变:已经变成。
- 科斗书:指科举考试的卷子,用以比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弼,号止庵,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梅尧臣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生活的观察和对文字的思考,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科举)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青蛙在浮萍上的活动,表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场景。开头两句用青蛙和浮萍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动。青蛙的动作看似简单,却引发了对水中世界的误解,这种误解不仅仅是对物象的错觉,也是对人类社会中科举制度的隐喻。随着青蛙的引动,浮萍分开,似乎让人联想到科举考试中的卷子,暗示了文化与教育的变迁。整首诗在简单的描绘中,蕴含了深刻的社会寓意,表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蛙行动萍叶:描绘青蛙在浮萍上的活动,生动形象。
- 误观作游鱼:青蛙的动作令其误以为浮萍下有鱼,体现了自然与人生的错觉。
- 稍稍引两股:青蛙的轻微动作引起水波的变化,暗示微小的变化也能引发大的反响。
- 已变科斗书:最后一句将自然现象与人类文化(科举)相联系,形成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浮萍比作科举考试的卷子,隐喻文化与教育。
- 拟人:青蛙的动作仿佛具有了思考与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观察自然,引发对人类文化和教育的深思,表现出一种对自然与人文的辩证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蛙: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活力。
- 萍叶:象征浮躁与表象的事物。
- 游鱼: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科斗书:代表着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青蛙在什么地方活动?
- A. 河岸
- B. 浮萍
- C. 荷叶
- D. 沙滩
-
“误观作游鱼”中的“误观”是什么意思?
- A. 误解
- B. 正确理解
- C. 观察
- D. 观看
-
诗中“科斗书”指的是什么?
- A. 书籍
- B. 科举考试
- C. 笔记
- D. 小说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梅的诗更侧重于自然观察与社会隐喻,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两者在风格和主题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