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酬裴寺丞喜子修书》

时间: 2025-01-01 09:31:41

唐宋典册竟骈罗,汉诏重令与削磨。

古圣规模犹可法,众贤驰骋必无蹉。

既除太史来为尹,遂用非才往补讹。

代匠只忧伤手甚,君宜怜我不遑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和酬裴寺丞喜子修书
梅尧臣 〔宋代〕

唐宋典册竟骈罗,
汉诏重令与削磨。
古圣规模犹可法,
众贤驰骋必无蹉。
既除太史来为尹,
遂用非才往补讹。
代匠只忧伤手甚,
君宜怜我不遑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开篇提到唐宋时期的典籍繁多而整齐,接着谈到汉代的诏令重视修辞与制度。古代圣贤的规模仍旧值得效法,众多贤士在这里奔走忙碌,必定不会有怠慢。既然已经罢免太史,来担任这个职务的人,便是我这个没有才能的人。替代工匠的我,唯独担忧手艺太差,恳求您能怜悯我,别让我再忙于其他事务。

注释:

  • 骈罗:形容文句整齐的样子。
  • :古代帝王的命令。
  • 削磨:意为修饰、雕琢,强调汉代对文辞的重视。
  • 古圣:指古代的圣人,象征智慧和德行。
  • 太史:古代掌管历史的官员,诗中提到的职务。
  • 非才:指自己没有才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德寿,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尤其以五言诗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梅尧臣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参与,诗中常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的身世。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梅尧臣与裴寺丞交流后写成的,裴寺丞对梅尧臣的诗作表示欣赏,梅尧臣借此机会表达自己对古代典籍的推崇以及对自身才能不足的自谦。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次韵和酬裴寺丞喜子修书》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自我反思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历史典籍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社会现状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唐宋时期的典籍,“骈罗”二字使人感受到文辞的整齐和典雅,反映出作者对历史文化的重视。接着提及汉代的诏令,强调修辞与制度的紧密关系,这不仅是对古代政治智慧的认可,也是对当下政治体制的隐喻。

在诗的后半部分,梅尧臣自谦地提到自己“非才”,显示出一种谦逊的态度,表达了对自己能力不足的无奈。尤其是“代匠只忧伤手甚”一句,既是对自己技艺的不自信,也反映出作为一个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敬畏和责任感。他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不愿被繁琐的事务所困,流露出对自由创作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思想深邃,展现了梅尧臣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颇具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唐宋典册竟骈罗:描述唐宋时期的文献丰富且整齐。
  2. 汉诏重令与削磨:汉代的诏令强调文辞的修饰与规范。
  3. 古圣规模犹可法:古代圣贤的标准仍然值得效法。
  4. 众贤驰骋必无蹉:众多才俊在这里忙碌奔走,必定不会有怠慢。
  5. 既除太史来为尹:已罢免太史职位,自己作为无才者前来担任。
  6. 遂用非才往补讹:因此以自己的无能来弥补不足。
  7. 代匠只忧伤手甚:替代工匠的我,唯独担心技艺不精。
  8. 君宜怜我不遑他:恳请您能怜悯我,让我不再忙于其他事务。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比喻:用“古圣规模”比喻古代圣人的标准,突出其重要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梅尧臣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对自身能力的自谦,反映了他在艺术创作中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关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典册:象征古代文化和智慧的积累,代表着人们对历史的尊重。
  • 圣贤:代表智慧与道德的最高标准,指引着后人。
  • 太史:象征历史的记录者,反映出对历史的重要性的关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哪个时期的典籍丰富而整齐?

    • A. 汉代
    • B. 唐宋
    • C. 明代
    • D. 隋代
  2. 梅尧臣在诗中对自己的才能持何种态度?

    • A. 骄傲
    • B. 自谦
    • C. 忽视
    • D. 夸大
  3. “古圣规模犹可法”一句中提到的“古圣”指的是哪个群体?

    • A. 当代政治家
    • B. 古代圣人
    • C. 诗人
    • D. 文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同为宋代诗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表现了对古代历史的思考与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作的集大成之作,分析了多位诗人的风格。
  • 《古文观止》:为古代文学的经典,包含了众多优秀的古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