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龙图源叔之襄阳》
时间: 2025-01-04 06:52:26意思解释
送王龙图源叔之襄阳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忽惊车骑临,乃是荆州长。
登堂语出处,陈事犹梦想。
别逾二十年,相遇今始两。
爵位异礼数,齿发可下上。
但问我何有,而独不爱曩。
敢告守拙愚,此道未尝枉。
行当至岘山,羊公存庙像。
箫鼓有时奠,道德其可仰。
白话文翻译:
突然看到车马驶来,原来是荆州的长官。
登堂后谈起往事,那些事情犹如梦境一般。
离别已逾二十年,今天才算是第一次相遇。
我们的地位和礼数各自不同,年纪和发白也相差不少。
只是问我有什么,而我却不再珍惜往日的情感。
敢于告诉你我这愚笨的守拙之道,这条路从未让我后悔。
行将前往岘山,羊公的庙宇依然矗立。
箫声鼓声在某个时刻会响起,道德的风范是值得仰慕的。
注释:
- 忽惊:突然感到惊讶。
- 荆州长:荆州的长官,指王龙图。
- 登堂:进入厅堂,表示见面。
- 陈事犹梦想:提到往事仍如同梦境般模糊。
- 爵位异礼数:地位和礼仪各自不同。
- 齿发可下上:年纪和头发的变化。
- 敢告:敢于告诉。
- 守拙愚:保持愚笨和拙劣。
- 羊公存庙像:羊公(羊祜)是个历史人物,其庙宇仍在。
- 道德其可仰:值得仰慕的道德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冥亭,宋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常带有深厚的思考和情感,善于描写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王龙图相聚之际,二人因别离而久未相见,此时感慨万千,生出许多感悟和怀念。诗中不仅反映了两位文人间的深厚情谊,也表达了对人生、道德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友人相聚为起点,融合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车骑临”引出王龙图的到来,展现了一种突然的惊喜与温暖。接着,梅尧臣回忆与王龙图的往事,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变化,表达了对友人深厚的情谊。
诗中,作者提到“别逾二十年”,这不仅体现了时光的无情,也折射出人际关系的珍贵。随后的“爵位异礼数”,则在对比中展示了两人地位的不同,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对岁月的感慨。对于“独不爱曩”,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放下,似乎在暗示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最后几句提到岘山和羊公庙,以此作为人生理想和追求的象征,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这种从个人经历引申到对道德和理想的探讨,使整首诗在情感上更为深邃,具有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忽惊车骑临:瞬间看到朋友前来,感到惊讶。
- 乃是荆州长:发现来的是荆州的长官。
- 登堂语出处:进入房间后谈论过去的事。
- 陈事犹梦想:往事如梦,模糊不清。
- 别逾二十年:已经二十年未见。
- 相遇今始两:今天首次重逢。
- 爵位异礼数:地位和礼仪各自不同。
- 齿发可下上:年纪和头发变化明显。
- 但问我何有:询问我现在的状况。
- 而独不爱曩:却不再珍惜过去的情感。
- 敢告守拙愚:敢于告诉你我这愚笨的坚持。
- 此道未尝枉:这条路我从未觉得是错的。
- 行当至岘山:我将前往岘山。
- 羊公存庙像:羊公的庙宇依然存在。
- 箫鼓有时奠:音乐在某种时刻会响起。
- 道德其可仰:道德的风范值得仰望。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人生的无常。
- 比喻:将往事比作梦境,增强了感伤的情感。
- 象征:岘山和羊公庙象征着理想与道德追求。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友人重聚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道德理想的向往,展现了人际情感的珍贵与人生的哲思。
意象分析:
- 车骑:友人来访的象征,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 堂:象征着社交与交流的场所。
- 梦:象征着过去的美好回忆,带有一丝惆怅。
- 岘山:象征理想和追求,代表着精神的寄托。
- 羊公庙:象征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别逾二十年”指的是多长时间未见? A. 十年
B. 二十年
C. 三十年
D. 五年 -
诗中提到的“羊公”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司马迁
B. 羊祜
C. 孟子
D. 荀子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权力的追求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温处士》:同样描绘友人间的情谊与离别的感慨。
- 孟郊的《游子吟》:表达亲情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梅尧臣 vs. 王维:两位诗人均侧重于自然与人情的结合,梅尧臣更关注于人生的哲理,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绝美与心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