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露柘林初静,烟梯不复收。
春蚕吐丝足,工女忌寒休。
翠薄时方献,清泉绪未抽。
闺中能自巧,绣作玉钗头。
白话文翻译:
露水中的柘树林刚刚平静下来,烟雾缭绕的梯子不再收起。春蚕吐出丝绸的能力渐渐增强,女工们因寒冷而不敢休息。翠绿的薄纱此时方才呈现,清澈的泉水尚未流出。闺房中的女子能够独自巧妙地绣花,将其制成精美的玉钗头饰。
注释:
- 露柘林:露水中的柘树,柘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象征着春天的宁静。
- 烟梯:指的是烟雾缭绕的梯子,常用来形容山林中的景象。
- 春蚕吐丝:春天的蚕开始吐丝,意味着蚕的生长和丝绸的生产。
- 工女:指在纺织或刺绣行业工作的女性劳作者。
- 翠薄:翠绿的薄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和生命力。
- 清泉绪:指清澈泉水的流动,表现自然的清新。
- 玉钗头:一种装饰品,玉钗是古代女性常用的发饰,代表着女性的巧妙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山水诗和咏物诗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丝绸业兴旺,女性的手工艺在当时的社会中也逐渐受到重视。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寓意着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诗歌鉴赏:
《新茧》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全文充满了生机与灵动。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描写柘树林的宁静和烟梯的消逝,创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春蚕的活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丝绸的生产,展现了工女们辛勤劳作的场景,这不仅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社会的繁荣。
第三、四句则描绘了女子在闺房中独自巧妙地刺绣,突显了女性的智慧和创造力。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春蚕”、“翠薄”、“清泉”等,形成了一个春意盎然的画面,既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也体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整首诗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形式,音韵和谐,意象丰富,展示了梅尧臣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观察和独特感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露柘林初静:描绘春晨的宁静,柘树林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清新。
- 烟梯不复收:烟雾缭绕的梯子给人一种自然的幽静感,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 春蚕吐丝足:春季是蚕吐丝的季节,象征着劳作与丰收的开始。
- 工女忌寒休:女工们因寒冷而不敢停息,体现了她们的辛勤和对生活的态度。
- 翠薄时方献:翠薄的薄纱在春天的时节展现出其美丽,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清泉绪未抽:清泉尚未流出,暗示着生命的孕育和期待。
- 闺中能自巧:在闺房中,女性展现出自己的才能,表现出她们的聪慧和创造力。
- 绣作玉钗头:通过刺绣制作玉钗,体现出女性艺术的精致。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露柘林初静,烟梯不复收”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意象:春蚕、工女、玉钗等意象丰富,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拟人:春蚕吐丝的描写使自然活动仿佛有了生命。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女性的劳动,展现了生命的希望与勤劳的美德,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蚕:象征着生命力与创造。
- 工女:代表着女性的辛勤与智慧。
- 翠薄: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 清泉: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希望。
- 玉钗:代表着女性的巧妙与精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蚕”代表什么?
a) 冬天的来临
b) 生命的延续
c) 秋天的丰收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描绘春天的美丽?
a) 霜雪
b) 翠薄
c) 暴雨 -
“工女忌寒休”中的“忌”字是什么意思?
a) 害怕
b) 忍耐
c) 喜欢
答案:
- b) 生命的延续
- b) 翠薄
- a) 害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景象,但强调了国家的动乱与个人的忧愁,与《新茧》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 李白《庐山谣》:在自然景色中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更为奔放,与梅尧臣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梅尧臣诗文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