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舍夙兴》

时间: 2025-01-19 19:04:41

朝阳淡淡挂窗棂,桐叶无风忽自零。

不复扶头倾白堕,但知临目养黄宁。

新蔬带露来幽圃,修绠飞泉洒广庭。

一出文书又围绕,正应高卧尽颓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官舍夙兴
作者: 陆游 〔宋代〕

朝阳淡淡挂窗棂,桐叶无风忽自零。
不复扶头倾白堕,但知临目养黄宁。
新蔬带露来幽圃,修绠飞泉洒广庭。
一出文书又围绕,正应高卧尽颓龄。

白话文翻译:

晨曦微微洒在窗棂上,桐树的叶子在无风中忽然飘落。
不再扶着头颅沉思,只知道眼前的宁静可以养生。
新鲜的蔬菜带着露水送到幽静的园圃,
细细的水线从飞泉中流出,洒落在宽阔的庭院里。
一出文书又被纷杂的事务围绕,
正应高卧在床上,尽享这颓废的年华。

注释:

  • 夙兴:早起。
  • 朝阳:清晨的阳光。
  • 桐叶:桐树的叶子,象征自然的宁静。
  • 临目:目光所及。
  • 幽圃:幽静的园圃。
  • 修绠:细长的水线。
  • 飞泉:流动的泉水。
  • 围绕:指文书或事务的繁杂。

典故解析: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作常常蕴含着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的感慨。这首《官舍夙兴》反映了诗人在官舍生活的安静和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恢复,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作品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在官舍的生活状态与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年华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官舍夙兴》以清新自然的描写开篇,展现了诗人早晨的宁静与安详。首句“朝阳淡淡挂窗棂”,描绘了晨光透过窗棂的柔和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而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桐叶无风忽自零”,表现出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脆弱,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无常。

“不复扶头倾白堕,但知临目养黄宁”一句,诗人已不再沉迷于思考,而是选择享受眼前的宁静。这反映了他对世事的释然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新鲜的蔬菜与飞泉的意象则进一步传达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好,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一出文书又围绕,正应高卧尽颓龄”则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繁杂事务的无奈,以及对年华流逝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整首诗在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无奈,展现出陆游深沉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朝阳淡淡挂窗棂:描绘清晨温柔的阳光透过窗棂,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桐叶无风忽自零:桐树的叶子在无风的情况下飘落,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3. 不复扶头倾白堕:诗人不再沉思,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释然。
    4. 但知临目养黄宁:选择享受眼前的宁静,体现诗人内心的平和。
    5. 新蔬带露来幽圃:清晨新鲜的蔬菜,象征着自然的馈赠和生活的美好。
    6. 修绠飞泉洒广庭:泉水流淌,描绘出自然与人居环境的和谐美。
    7. 一出文书又围绕:诗人在官场上被繁杂的事务缠绕,反映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
    8. 正应高卧尽颓龄:感慨年华流逝,诗人向往轻松自在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朝阳淡淡”,将阳光比作柔和的情感。
    • 拟人:桐叶的“自零”赋予自然以生命,传达出生命的脆弱。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繁杂官场的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 朝阳: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桐叶:代表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短暂。
  • 新蔬:象征着丰收与生活的美好。
  • 飞泉: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清新。
  • 文书:代表官场的繁杂与世事的纷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官舍夙兴》的作者是? A. 李白
    B. 陆游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桐叶无风忽自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伤感
    C. 惊讶
    D. 愤怒

  3.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热爱
    B. 无奈
    C. 渴望
    D.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官舍夙兴》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宁静生活的追求,但陆游更强调对世事的无奈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美感与哲理。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