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时间: 2025-01-19 23:31:07

将军被鲛函,只畏金石镞。

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

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

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

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

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

意思解释

感事

作者: 陆龟蒙 〔唐代〕

原文展示

将军被鲛函,只畏金石镞。
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
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
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
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
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

白话文翻译

将军被敌人困住,只畏惧金石的箭矢。
岂能知道谗言的箭头犀利,一中就能致命。
自古以来,巧妙的言辞和曲调常使人动情。
你听到悦耳的声音,整天听也听不够。
最初只是微小的引发,渐渐会疏远骨肉亲情。
所以贤能之士的心思,求他人时一定要看清。

注释

  • 鲛函: 传说中的一种水怪,寓意困境。
  • 金石镞: 比喻坚硬的箭矢,象征威胁。
  • 谗箭: 指谗言或恶意的言辞,像箭一样致命。
  • 信簧舌: 指口才极好的人,能言善辩。
  • 悦耳音: 美妙的声音,能引人入胜。
  • 毫发: 指非常细微的东西,象征微小的事物。

典故解析

  • 此诗中提及的“谗箭”可联想到历史上因谗言而致的权臣之失或国家之乱,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和险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龟蒙(公元780年-845年),字廷璐,号靖庵,唐代诗人,以其豪放和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现实生活与人情世故,时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那个时代政治斗争复杂,谗言四起,作者借助将军被困的意象,表达对谗言威力的感慨,以及对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陆龟蒙的《感事》通过将军的遭遇,深刻体现了谗言和人心的险恶。诗的开头以将军为引子,展示出金石镞的威力象征着外在的威胁,而谗箭则揭示了来自内心的背叛。接着,诗人通过对古来信口开河者的描述,引导读者思考人心的复杂与脆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生动,体现了诗人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强烈反思。最后两句则揭示了求助于他人时的警惕,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深思,反映出一种对友情和信任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将军被鲛函,只畏金石镞。”:将军在困境中,面对外部的威胁。
    2. “岂知谗箭利,一中成赤族。”:谗言的威力常常被忽视,一旦刺痛,伤害深重。
    3. “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历史上,口才出众的人常能用言辞影响他人。
    4. “君闻悦耳音,尽日听不足。”:美妙的声音让人沉醉,难以自拔。
    5. “初因起毫发,渐可离骨肉。”:微小的引发,可能导致亲情的疏远。
    6. “所以贤达心,求人须任目。”:因此智者在求助时,必须谨慎选择。
  • 修辞手法:

    • 比喻:“谗箭”比喻谗言的迫害。
    • 对仗:“古来信簧舌,巧韵凄锵曲”,展现语言的美感。
  • 主题思想: 诗歌揭示了谗言的危害和人际关系的复杂,警示人们在交往中要保持警惕,珍视真实的友情。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将军: 象征忠诚与勇敢。
    • 谗言: 代表背叛和隐患。
    • 悦耳音: 体现人性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依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感事》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将军
    • B. 谗言
    • C. 骨肉
    •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金石镞”象征什么?

    • A. 爱情
    • B. 外在威胁
    • C. 内心挣扎
    • D. 自然灾害

答案:

  1. D. 以上皆是
  2. B. 外在威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陆龟蒙的《感事》与李白的《将进酒》在表现对人生的思考时,前者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复杂,后者则更强调生死与豪情,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解读》
  • 陆龟蒙的传记与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