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池》

时间: 2025-01-19 13:51:24

薶瓮东阶下,滟滟一石水。

买鱼畜其间,鱍鱍三十尾。

力微思及物,为惠止于此。

无风水不摇,得志鱼自喜。

涵泳藻与蒲,永不畏刀几。

饭罢时来观,相娱从此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瓮池
作者: 陆游 〔宋代〕

薶瓮东阶下,滟滟一石水。
买鱼畜其间,鱍鱍三十尾。
力微思及物,为惠止于此。
无风水不摇,得志鱼自喜。
涵泳藻与蒲,永不畏刀几。
饭罢时来观,相娱从此始。

白话文翻译

在东边的台阶下,有一个装满水的陶瓮,水面波光粼粼。
我在这里买了鱼,养了三十条活泼的鱼。
我的力量微薄,想到这些生灵,就愿意在这里停留。
没有风的时候,水面也不摇动,鱼儿得意地欢快游动。
在水中它们嬉戏着水草和蒲苇,永远不怕刀剑的威胁。
吃过饭后我常常来看它们,从此乐趣就开始了。

注释

  • 薶瓮:这里指一种装水的陶罐,用于养鱼。
  • 滟滟:形容水波荡漾,光辉闪烁的样子。
  • 鱍鱍:指活泼的鱼,形容鱼的状态。
  • 力微:力量微小,形容作者的无力感。
  • 刀几:刀剑,象征危险或威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国破家亡,诗作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他的诗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被誉为“诗中之绝艳”。

创作背景

《瓮池》是陆游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在生活中寻求宁静与乐趣的心境。在国家动乱、个人遭遇挫折的情况下,诗人通过养鱼的方式,寄托了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瓮池》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切感受。陶瓮中清澈的水面,不仅是生动的鱼群的栖息地,更是诗人内心宁静的象征。在这首诗中,陆游巧妙地将养鱼的场景与自己内心的感受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宁静。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水池,光影闪烁,鱼群游动,显示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透露出自己对世事的思考,虽然力量微薄,但在这片刻的宁静中,他找到了自我安慰和满足。尤其是“无风水不摇,得志鱼自喜”一句,生动地表达出在宁静中寻找快乐的主题。

此外,诗中“涵泳藻与蒲”描绘了鱼群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场景,象征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最后两句“饭罢时来观,相娱从此始”,则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意境,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简单乐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薶瓮东阶下:诗人首先设定了场景,描绘了一个陶瓮,暗示生活的简单与自然。
  • 滟滟一石水:水面波光粼粼,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 买鱼畜其间:诗人通过买鱼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表现出对小事的珍视。
  • 鱍鱍三十尾:具体数字的描写,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力微思及物:表达了诗人对小生命的关怀,反映出其柔和细腻的内心。
  • 无风水不摇: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安宁。
  • 得志鱼自喜:鱼儿因环境舒适而欢快,象征着诗人追求理想的心态。
  • 涵泳藻与蒲:描绘鱼群在水中自由游动,表达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永不畏刀几:象征着对外界压力的无畏与从容。
  • 饭罢时来观:生活的日常与乐趣的结合,显示出平淡生活中的幸福感。
  • 相娱从此始:生活的乐趣在于与自然和生灵的和谐共处。

修辞手法

  • 比喻:把水面波光比喻为“滟滟”,生动形象。
  • 拟人:鱼儿“得志自喜”,使得自然生灵更具情感色彩。
  • 对仗:如“涵泳藻与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喧嚣世俗中寻找内心宁静的决心。通过描写养鱼的生活场景,反映出一种简单、快乐而又充实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瓮池:象征着简单而满足的生活。
  • :代表生命的活力与欢乐,寓意人与自然的和谐。
  • 水草与蒲: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宁静,反映出诗人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瓮池》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陆游
    C. 杜甫

  2. 诗中描绘的水面如何? A. 波涛汹涌
    B. 滟滟一石水
    C. 平静无波

  3.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愁
    B. 快乐与满足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瓮池》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者在意象的表现上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全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