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俞惠宣州笔戏书》
时间: 2025-01-01 18:19: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
作者: 欧阳修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
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
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
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
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
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
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
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
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了来自宣城的笔工,尤其是能制作出优质毛笔的工匠。宣城的人们,像诸葛亮一样,世代相传,技艺不失。他们的笔毛紧密地绑缚在一起,制作精良,适合各种需求,使用百管笔毫无差错。而京师的笔匠自夸技艺,许多名声在外,却常常只是表面光鲜,像衣服上的虱子一样。它们有的柔软却尖细,有的坚硬不能弯曲。虽然看似能装满笔管,实际上往往没有实用价值。即使价格高昂,使用时间也不长。比起宣城的毛笔,耐用性更强,还能流传久远。
注释:
- 圣俞:指的是宣州的毛笔工匠,圣俞为其代称。
- 宣人:指的是来自宣城的人,强调其技艺与传统。
- 诸葛:指诸葛亮,象征智慧与技艺。
- 百管不差一:表示制作的毛笔质量稳定,适合各种用途。
- 京师:指的是当时的都城,通常指汴京(今河南开封)。
- 装管榻:指毛笔的笔管,看似完备却没有实用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和古文。他提倡文采和思想的结合,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的时期。通过对宣城毛笔工匠的赞美,表现出对传统技艺的珍视,同时也对市场上劣质产品的批评,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诗歌鉴赏: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通过对宣州毛笔的赞美,展示了作者对传统工艺的高度认可。诗中以宣城的毛笔为主线,展现了其制作精良、耐用的特点,并以此对比京师的笔匠,揭示了市场上劣质产品的现象。诗中运用“诸葛”这一典故,既传达出宣城人技艺的传承,也表现出对工匠精神的推崇。
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通过对比手法,使得宣城毛笔的优越性能更为突出。作者在描绘毛笔的细致入微中,流露出对传统手工艺的深切情感。这不仅是一首赞美工匠的诗,更是一种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诗中的情感真挚,既有对技艺的赞美,也有对商业化现象的反思,传达出对质量与实用性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介绍宣城的毛笔工匠,强调其技艺高超。
- 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用诸葛亮比喻宣人,表现其技艺代代相传。
- 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描述毛笔的制作工艺,强调其精细。
- 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表示制作的毛笔适合不同使用者,质量可靠。
- 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对京师笔工的自夸进行批评。
- 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比喻京师笔工的虚伪,犹如衣服上的虱子。
- 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描述京师笔工制作的笔的缺陷。
- 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指其产品表面光鲜,实用价值低。
- 价高仍费钱,用不过数日:批评其价格昂贵但耐用性差。
- 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强调宣城毛笔的耐用性,值得珍惜。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宣城毛笔与京师笔工的对比,突显宣城毛笔的优越性。
- 比喻:用“衣缝虱”比喻京师笔工表面光鲜而实际无用,生动形象。
- 排比:强调不同毛笔的特性,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宣城毛笔的赞美与京师笔工的批评,传达出对传统手工艺的珍视和对商业现象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质量与实用性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毫笔:象征优质的毛笔,代表了工匠的技艺与传统。
- 诸葛:代表智慧、技艺和文化传承。
- 京师:象征繁华与商业化,反映社会现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宣城”的工匠被比作谁? A. 曹操
B. 诸葛亮
C. 李白
D. 杜甫 -
诗中对京师笔工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哪一点? A. 价格低廉
B. 技艺高超
C. 表面光鲜无实
D. 质量优越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宣州的赞美
B. 对毛笔的制作过程
C. 对传统工艺的珍视与批评商业化现象
D. 对诗歌创作的思考
答案:
- B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现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注。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社会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圣俞惠宣州笔戏书》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传统与现实的思考,前者关注工艺与品质,后者则关注人生与酒的快乐,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欧阳修《欧阳修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