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候馆梅残》

时间: 2025-01-20 00:38:58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候馆梅残
作者:欧阳修 〔宋代〕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
行人更在春山外。

白话文翻译:

在候馆梅花已残,溪边的柳条轻柔细腻。
温暖的春风吹拂,草香四溢,摇动着征途上的马缰。
离愁渐渐远去,却又无穷无尽,
如同那绵绵不绝的春水。
我心如绞,泪水盈眶。
楼高莫要靠近那危险的栏杆。
平坦的芜草尽头是春山,
而行人却依然在春山之外。

注释:

  • 候馆:指候鸟停留的地方,借指心情的等待与孤独。
  • 梅残:梅花已经凋谢,暗示离别的愁绪。
  • 溪桥柳细: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柳树细长,河水潺潺。
  • 草薰风暖:春草散发的香气与温暖的春风,营造出舒适的氛围。
  • 离愁渐远渐无穷:离别的愁苦似乎在逐渐远去,但又是无尽的。
  • 迢迢不断如春水:形容思念之情绵延不绝,如同春水长流。

典故解析:

  • 春水:古诗中常用水来比喻思念与情感的流动,春水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情感的深邃。
  • 粉泪:形象地表达了女性的柔情与脆弱,暗示离别时的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吟先生,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散文和诗词均有卓越成就。其诗词风格以自然流畅、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离别之时,借梅花、柳树的景象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踏莎行·候馆梅残》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感情抒发,展现了离别时的愁苦心情。诗的开头描绘了梅花凋残、柳条轻细的春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伤感。接下来的“草薰风暖摇征辔”一句,温暖的春风与香草的气息中夹杂着一种即将出发的惆怅。

“离愁渐远渐无穷”,表达了在离别中愁绪似乎在减轻,然而内心的牵挂却是无尽的,体现了对亲友的深厚情感。而“迢迢不断如春水”则将离愁比作春水,流淌不息,形象而深刻。这种意象的运用,使得离愁的感觉愈发真实,更加打动人心。

最后几句则通过“楼高莫近危阑倚”,提醒自己在面对离别与忧愁时,应该保持冷静与理智,不要轻易坠入情感的深渊。诗的结尾“行人更在春山外”,暗示着人生的旅途漫长,离别的情感仍在继续。

总体而言,此诗以其自然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离愁别绪的主题,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候馆梅残:描写了梅花凋零的情景,暗示了离别的时刻。
  2. 溪桥柳细:描绘春天的美景,增添了诗的柔和感。
  3. 草薰风暖摇征辔:温暖的春风和香草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即将启程的惆怅。
  4. 离愁渐远渐无穷:尽管离愁似乎在减轻,实际上却是绵绵无尽。
  5. 迢迢不断如春水:将愁绪比作春水,寓意深远且绵延不绝。
  6.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表达了内心的柔弱与悲伤。
  7. 楼高莫近危阑倚:提醒自己要理智,不要沉迷于情感之中。
  8. 平芜尽处是春山:描绘出诗人眼中的远方,象征着未来的希望。
  9. 行人更在春山外:暗示着离别的旅程尚未结束,情感仍在延续。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愁比作春水,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草薰风暖”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均衡,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与离愁的抒发,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与离别时的复杂心境。诗人在感伤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对未来充满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纯洁与坚韧,同时也暗示着离别的伤感。
  • :常用来象征柔情,春天的柳树更是生机勃勃。
  • :春草象征着生命与希望,传达出温暖的感觉。
  • :象征着思念与时间的流逝,流动不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写的主要季节是什么?

    • A. 夏季
    • B. 冬季
    • C. 春季
    • D. 秋季
  2. “草薰风暖摇征辔”中“征辔”指的是什么?

    • A. 风筝
    • B. 马缰
    • C. 船桨
    • D. 车轮
  3. 诗中提到的“楼高莫近危阑倚”是什么意思?

    • A. 不要靠近危险的地方
    • B. 要高高在上
    • C. 在楼上看风景
    • D. 要有勇气面对

答案:

  1. C. 春季
  2. B. 马缰
  3. A. 不要靠近危险的地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离愁,情感细腻。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抒发离别之情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欧阳修 vs. 李清照:两者都表达了离愁,但李清照更侧重于女性细腻的情感,而欧阳修则展现了更为广阔的自然景色与哀愁。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欧阳修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