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碧苔满地衬残红》
时间: 2025-01-19 19:15: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苔满地衬残红。绿树阴浓。晓莺啼破眉心事,旧愁新恨重重。翠黛不忺重扫,佳时每恨难同。花开花谢任东风。此恨无穷。梦魂拟逐杨花去,殢人休下帘栊。要见只凭清梦,几时真个相逢。
白话文翻译:
碧绿的苔藓铺满地面,衬托着凋零的花瓣。绿树成荫,浓密茂盛。清晨的黄莺啼叫,似乎揭开了心中的秘密,旧愁新恨交织在一起。美丽的眉黛不愿重新描绘,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遗憾难以共度。花开花落,任由东风摆布。这种遗憾无穷无尽。梦魂似乎想要追随飘扬的杨花而去,让人不要放下窗帘。要想相见,只能依靠清梦,不知何时才能真正相逢。
注释:
- 碧苔:绿色的苔藓。
- 衬残红:衬托着凋零的花瓣。
- 绿树阴浓:绿树成荫,浓密茂盛。
- 晓莺啼破眉心事:清晨的黄莺啼叫,似乎揭开了心中的秘密。
- 翠黛不忺重扫:美丽的眉黛不愿重新描绘。
- 佳时每恨难同: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遗憾难以共度。
- 花开花谢任东风:花开花落,任由东风摆布。
- 梦魂拟逐杨花去:梦魂似乎想要追随飘扬的杨花而去。
- 殢人休下帘栊:让人不要放下窗帘。
- 要见只凭清梦:要想相见,只能依靠清梦。
- 几时真个相逢:不知何时才能真正相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康与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婉约为主,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色。这首《风入松·碧苔满地衬残红》便是其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相逢的期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对某段美好时光的怀念之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相逢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通过对碧苔、残红、绿树、晓莺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旧愁新恨重重”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而“花开花谢任东风”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色的变化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遗憾。最后,诗人通过“梦魂拟逐杨花去”和“要见只凭清梦”等句,表达了对未来相逢的渴望,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不确定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未来相逢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苔满地衬残红:描绘了地面铺满碧绿的苔藓,衬托着凋零的花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绿树阴浓:绿树成荫,浓密茂盛,进一步增强了自然景色的静谧感。
- 晓莺啼破眉心事:清晨的黄莺啼叫,似乎揭开了心中的秘密,引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
- 旧愁新恨重重: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
- 翠黛不忺重扫:美丽的眉黛不愿重新描绘,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 佳时每恨难同: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遗憾难以共度,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
- 花开花谢任东风:以自然景色的变化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遗憾。
- 此恨无穷:强调了诗人内心的遗憾和无奈。
- 梦魂拟逐杨花去:梦魂似乎想要追随飘扬的杨花而去,表达了对未来相逢的渴望。
- 殢人休下帘栊:让人不要放下窗帘,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相逢的期盼。
- 要见只凭清梦:要想相见,只能依靠清梦,透露出一种无奈和不确定感。
- 几时真个相逢:不知何时才能真正相逢,表达了对未来相逢的渴望和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魂拟逐杨花去”,将梦魂比作杨花,形象生动。
- 拟人:如“晓莺啼破眉心事”,将晓莺的啼叫拟人化,赋予了情感。
- 对仗:如“旧愁新恨重重”,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相逢的期盼。诗中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意象分析:
- 碧苔:象征着静谧和忧伤。
- 残红:象征着凋零和遗憾。
- 绿树: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晓莺:象征着清晨和希望。
- 杨花:象征着飘扬和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苔满地衬残红”中的“残红”指的是什么? A. 凋零的花瓣 B. 红色的苔藓 C. 红色的果实 答案:A
-
诗中“旧愁新恨重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B
-
诗中“花开花谢任东风”中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命运 C. 时间 答案:C
-
诗中“梦魂拟逐杨花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A. 自由 B. 相逢 C. 逃避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康与之的《风入松·碧苔满地衬残红》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两首诗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但康与之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未来相逢的期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康与之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康与之的其他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其创作风格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