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弄影阑干》
时间: 2025-01-04 08:34: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弄影阑干
作者: 辛弃疾
弄影阑干,吹香岩谷。
枝枝点点黄金粟。
未堪收拾付薰炉,
窗前且把离骚读。
奴仆葵花,儿曹金菊。
一秋风露清凉足。
傍边只欠个姮娥,
分明身在蟾宫宿。
白话文翻译:
在栏杆旁弄影,香气吹拂在岩谷间。
那一枝枝的金色谷穗,点缀得如此迷人。
不忍心收拾这些,准备放入熏炉,
只好在窗前静静地读着《离骚》。
仆人手捧葵花,孩子们玩耍金菊。
秋风露水带来一丝清凉,
只缺一个嫦娥相伴,
清楚地感受到自己仿佛身处于月宫。
注释:
- 弄影:在阳光下或灯光下投射出的影子,常用于形容轻盈的舞姿。
- 阑干:栏杆。
- 吹香:香气随风飘散。
- 黄金粟:指金色的稻穗,象征丰收。
- 薰炉:用来焚香的炉具。
- 离骚:古代诗人屈原的长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 奴仆:仆人。
- 葵花:向日葵,象征阳光和希望。
- 金菊:金色的菊花,象征秋天的美丽。
- 姮娥:嫦娥,月亮上的仙女,传说中与月亮相关的美丽女子。
- 蟾宫:指月宫,寓意着与月亮有关的神秘空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丘墟,山东人,宋代著名词人。他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之一,作品以气势雄浑和情感真挚著称。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作品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晚年,时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侵扰,内忧外困。词中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他在忧虑中仍保持的诗人气质。
诗歌鉴赏:
《踏莎行·弄影阑干》是一首典型的辛弃疾式的词作,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厚的情感。词的开头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栏杆弄影与香气在岩谷间飘荡,突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生活场景。接着,诗人用“黄金粟”描绘丰收的图景,这不仅是对秋天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富足的渴望。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读《离骚》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表面上看似平静,实则蕴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思考。仆人与孩子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琐碎与温情,然而他心中依旧缺少一位如嫦娥般的伴侣,使得他在这种宁静的生活中感到一丝孤独与遗憾。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辛弃疾深邃的哲思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弄影阑干,吹香岩谷:描绘了一幅优雅的画面,栏杆旁的影子与香气相伴。
- 枝枝点点黄金粟:用“黄金粟”象征丰收,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未堪收拾付薰炉:不忍心将美好的景物收拾起来,表现了珍惜当下的心态。
- 窗前且把离骚读:在窗前读屈原的《离骚》,暗示着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 奴仆葵花,儿曹金菊:生活的琐碎与温馨,体现了家庭的安宁与和谐。
- 一秋风露清凉足:秋风和露水带来清凉,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生命的流转。
- 傍边只欠个姮娥: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伴侣的渴望。
- 分明身在蟾宫宿:意象丰富,将自己比作嫦娥,表达了对月亮的向往与对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丰收的稻谷比作“黄金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丰收的喜悦。
- 拟人:通过“吹香”让香气具有人性,使景物更加生动。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描绘自然之美与生活琐事,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理想伴侣的思念与孤独感,体现了辛弃疾的豪放与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瞬息万变。
- 香:代表着美好与愉悦的生活。
- 黄金粟:象征着丰收与富足。
- 离骚:象征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 葵花与金菊:象征着生活的温暖与希望。
- 姮娥:象征着理想中的爱情与伴侣。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词中“黄金粟”指代什么?
A. 金色的稻谷
B. 金色的花朵
C. 金色的阳光
D. 金色的叶子 -
填空题:词中表现诗人对理想伴侣的渴望的意象是____。
-
判断题:整首词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满足感。 (对/错)
答案:
- A
- 姮娥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这些作品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思考。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清照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但辛弃疾的词多豪放,李清照则显得柔婉细腻。两者均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人生态度的不同。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与解读》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艺术魅力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