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
时间: 2025-01-19 16:47:09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
作者: 辛弃疾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酒罢且勿起,重挽史君须。
一身都是和气,别去意何如。
我辈情钟休问,父老田头说尹,
泪落独怜渠。
秋水见毛发,千尺定无鱼。
望清阙,左黄阁,右紫枢。
东风桃李陌上,下马拜除书。
屈指吾生余几,多病故人痛饮,
此事正愁余。
江湖有归雁,能寄草堂无。
白话文翻译:
酒宴刚结束,大家还不要起身,
再来一杯,挽留史君吧。
我这一生充满了和气,
离别之时你意欲如何?
我们之间的情谊不必多问,
村里的父老在田头聊着尹氏,
我独自流泪怜惜他。
秋水映着毛发,千尺深处不会有鱼。
遥望清阙,左边是黄阁,右边是紫枢。
东风送来桃李花香,
我下马拜告书信。
数算我余生还有多少,多病的故人痛饮,
这件事让我愁苦。
江湖有归雁,能否寄信到我的草堂?
注释:
- 酒罢: 酒宴结束。
- 重挽: 再次挽留。
- 和气: 和善的气质。
- 别去意何如: 离别时的情感如何。
- 情钟: 情感的深厚。
- 泪落独怜渠: 自己流泪惋惜朋友。
- 秋水见毛发: 秋天的水面映射出江湖情意。
- 千尺定无鱼: 寂寞的心情,象征无所寄托。
- 清阙: 明亮的宫阙。
- 东风桃李: 春风送来桃李花。
- 屈指吾生余几: 数算自己余生的日子。
典故解析:
- 水调歌头: 词牌名,原作多用于抒发情感。
- 桃李: 代表友谊和情谊,也象征春天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著名词人、抗金名将,生于1185年,卒于1280年,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任职太守期间,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送太守王秉)》充分展现了辛弃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词中采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秋水”、“桃李”,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生动而感人。开头几句简单而朴实,表现了酒宴的欢乐和友人的挽留,紧接着则流露出对未来的无奈与伤感,尤其是“泪落独怜渠”一句,表现了朋友离去带来的孤独与惆怅。
此外,词中“屈指吾生余几”一句,透出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结合“多病故人痛饮”,更是增添了人生的沉重感。最后一句“江湖有归雁,能寄草堂无”,更是通过归雁的意象,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辛弃疾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酒宴后,挽留朋友。
- 自己一身和气,离别之情如何。
- 不必问情谊,村民聊着过去。
- 独自流泪,惋惜朋友。
- 秋水不见鱼,象征孤独。
- 望着宫阙,思念朋友。
- 春风来临,拜告书信。
- 余生几何,痛饮叹息。
- 江湖归雁,能寄草堂。
-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秋水见毛发”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 词句对称,如“左黄阁,右紫枢”。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反映人生无常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 秋水: 代表忧伤与思念。
- 桃李: 象征友谊与春天的希望。
- 归雁: 寄托思念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屈指吾生余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友人的感激
- B.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 C. 对生活的热爱
- D. 对理想的追求
-
“秋水见毛发”中的“秋水”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悲伤
- C. 希望
- D. 友谊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离别情感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辛弃疾的情感更为豪放,李清照则更显细腻。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代词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