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崔帅卿七绝》

时间: 2025-01-06 05:17:56

夕烽旁千彻甘泉,独有淮东一臂全。

若使尽从持重计,庙谟底用更忧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夕烽旁千彻甘泉,
独有淮东一臂全。
若使尽从持重计,
庙谟底用更忧边。

白话文翻译:

在夕阳下的烽火旁,有千般甘泉流淌,
唯独淮东的壮士,他的臂膀依旧完整。
如果所有的计策都只依赖于稳重,
那么庙堂之上的谋略又何必担忧边疆的安危呢?

注释:

  • 夕烽:指夕阳下的烽火,象征战争和动荡的状态。
  • 甘泉:形容甘甜的泉水,比喻美好的事物。
  • 淮东:指淮河以东的地区,象征着那个地方的人和事。
  • 持重计:指稳重的计谋或策略。
  • 庙谟:指朝廷的谋略和政策。
  • 忧边:忧虑边疆的安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洪咨夔(约1070-1126),字仲明,号惭愧,南宋时期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大气磅礴,擅长描写山水和战争,常常融入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理想的思考。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外有侵扰,内有纷争,诗人通过写作表达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个人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寿崔帅卿七绝》通过描绘边疆烽火与甘泉的对比,深刻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通过“夕烽”与“甘泉”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烽火象征着战争与动乱,而甘泉则象征着和平与宁静。接着,诗人提到“独有淮东一臂全”,强调淮东的壮士仍然完整,暗示着希望与坚韧。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稳重计谋的质疑,若所有的政策都只依赖于稳重,那么对边境的忧虑又何必存在?这反映出诗人对庙堂之策的不满,认为在动荡的时代,单靠稳重的策略并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有更为果敢的措施。这首诗既有对个人的赞美,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思,情感厚重,意蕴深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夕烽旁千彻甘泉:描绘夕阳下的烽火与甘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动荡与和平。
    • 独有淮东一臂全:强调淮东地区的壮士仍然健全,象征着希望与力量。
    • 若使尽从持重计:提出对稳重计谋的思考,暗示过于保守可能导致的后果。
    • 庙谟底用更忧边:最终表达对庙堂政策的质疑,认为忧虑边疆的安危是必要的。
  • 修辞手法

    • 对比:夕烽与甘泉的对比,突出战争与和平的对立。
    • 象征:烽火象征国家的动荡、战争,甘泉则象征和平、美好。
    • 反问:最后一句通过反问的形式,增强了诗人的思考深度。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现有政策的反思,强调了在动荡时期需要更为果敢的决策。

意象分析:

  • 夕烽:象征战乱与危险。
  • 甘泉:象征宁静与美好。
  • 淮东一臂:象征希望与坚韧的力量。
  • 庙谟:象征朝廷的决策与策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夕烽”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自然景观
  2. 诗中提到的“甘泉”指代什么?

    • A. 不幸
    • B. 甘甜的水源
    • C. 战火
  3. 作者对稳重的计谋持什么态度?

    • A. 赞同
    • B. 质疑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诗词对比

    • 对比《静夜思》李白的家国情怀与《寿崔帅卿七绝》的边疆忧虑,前者侧重于个人思乡情怀,后者则聚焦于国家安全与政治思考。两者都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与个人命运的关切,但角度与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