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东山》
时间: 2025-01-06 04:47: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皞明朝禅祝融,杖藜能送东风。
两岸萝蔓因依绿,一树桐华自在红。
聒聒窃脂农即事,喈喈搏黍女趋功。
细思举世谁闲得,一笑浮图倒景中。
白话文翻译:
明亮的晨光照耀着祝融的山顶,手杖拄着能送来东风。
两岸的藤蔓因依赖而变得郁郁葱葱,一树的梧桐花开得如红似火。
聒聒的声音是农人们在忙碌,喈喈的歌声是姑娘们在为丰收而欢呼。
细想一下,世间谁能真正闲适?不妨一笑,浮图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注释:
- 太皞:指的是太阳,常用作象征光明。
- 祝融:古代神话中的火神,代表光明与温暖。
- 杖藜:拄着手杖,藜指的是一种植物,用作手杖。
- 聒聒:形容声音嘈杂的样子。
- 窃脂农:指的是在忙着收获的农人。
- 喈喈:形容鸟叫声,亦指女子的欢声笑语。
- 浮图:指佛塔,这里用作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约1092年-后期),字景休,号盂山,晚号淳庵,北宋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末三月,描绘东山的春天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三月晦东山》以东山的春景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阳光下的东山,光明而温暖,表达了春天的活力。接着描述了两岸的绿意与盛开的桐花,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农人和姑娘们的忙碌场景则反映了田园生活的真实与忙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劳动者的勤恳与乐趣。最后一句“细思举世谁闲得”,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谁能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闲适?这一深刻的哲理使得整首诗不仅仅停留于描绘自然,更升华为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皞明朝禅祝融:描绘朝阳升起,光辉照耀祝融山,传达出春天的明亮与温暖。
- 杖藜能送东风:诗人手持拐杖,感受东风的吹拂,象征着春风的轻柔。
- 两岸萝蔓因依绿:两岸的藤蔓因春风而生机勃勃,营造出浓郁的春意。
- 一树桐华自在红:桐树的花朵在阳光下盛开,展现出盎然的生机。
- 聒聒窃脂农即事:农人们在忙碌的收获,声音嘈杂。
- 喈喈搏黍女趋功:姑娘们歌唱着,表现出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成果。
- 细思举世谁闲得:引发对人生命运的思考,谁能在繁忙中找到闲暇?
- 一笑浮图倒景中:最后以一笑而收尾,寓意人生的豁达与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活动相结合,生动形象。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聒聒窃脂农即事,喈喈搏黍女趋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劳动者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意象分析:
- 阳光: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开始。
- 藤蔓与桐花: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 农人和姑娘:劳动与青春的活力。
- 浮图:人生哲理的象征,反映出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太皞”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
“聒聒窃脂农即事”中的“窃脂农”指的是:
A. 在收获的农民
B. 在耕作的农民
C. 在休息的农民 -
全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对春天的歌颂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劳动的赞美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生机,但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与美好,洪的诗则结合了劳动与哲思。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洪的诗在描绘细节上更具生活气息。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