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翠谷口占》

时间: 2025-01-16 22:24:02

乱山蔽天尽,丛涧绕山流。

茅屋冷欲压,今日方中秋。

意思解释

冷翠谷口占

原文展示:

乱山蔽天尽,丛涧绕山流。
茅屋冷欲压,今日方中秋。

白话文翻译:

山峦重叠,遮蔽了天空,溪水在山间蜿蜒流淌。
茅草屋子在寒冷中显得压抑,今天正好是中秋节。

注释:

  • 乱山:指形态各异、错落有致的山峰。
  • 蔽天尽:遮蔽了天空,形容山势高耸,天空几乎看不见。
  • 丛涧:多条小溪流,形容溪水环绕。
  • 冷欲压:形容寒冷的气候使得茅屋显得沉重压抑。
  • 今日方中秋:说明时间是中秋节,暗示了节日的氛围。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董嗣杲,字仲明,号抱朴,宋代诗人,以清丽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擅长山水诗。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中秋佳节,可能是作者在山间隐居时的感受,表现了在自然环境中的孤寂与对节日的思索。

诗歌鉴赏:

《冷翠谷口占》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作者内心感受的结合。开篇的“乱山蔽天尽,丛涧绕山流”描绘出一幅苍翠的山水图,山峦重叠,溪水潺潺,给人以清新之感。然而,接下来的“茅屋冷欲压,今日方中秋”则转入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压抑。中秋节本是团圆的时刻,但在这偏远的山谷中,作者却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冷意,似乎与世隔绝,令人感到惆怅。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还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董嗣杲通过对比手法,将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内心的孤独感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刻,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乱山蔽天尽”:描绘了山的险峻与雄伟,给人以压迫感。
    • “丛涧绕山流”:通过溪水的流动,展现出生机与灵动。
    • “茅屋冷欲压”:茅屋的寒冷突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压抑。
    • “今日方中秋”:强调时间背景,形成节日与孤独的对比。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 通过意象的构建,展现出山水的宁静与内心的波动。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孤独与自然的关系展开,表达了作者对中秋节的感慨以及对人情冷暖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乱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力量。
  • 丛涧:代表生命的流动与活力。
  • 茅屋:象征着隐居生活的清贫与孤独。
  • 中秋:象征着团圆与思念,形成诗中孤独的对比。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山蔽天尽”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绝美的自然
      B. 破败的城市
      C. 暴风雨来临
      D. 乡村的田野

    2. “今日方中秋”中,作者的情感是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怨恨
      D. 无所谓

    3. 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主要是?
      A. 比喻
      B. 对比
      C. 拟人
      D. 夸张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中秋的思念与孤独。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水的静谧美。
  •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董嗣杲的作品更多地强调了孤独的自然环境,而李白则通过饮酒寻求内心的解脱,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山水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