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题陈庆覃侍御伤心曲后》

时间: 2025-01-01 17:30:01

蘅芜梦冷,桃叶歌残,帘前犹唤鹦鹉。

莫道多情,憔悴东风无主。

青春几多怨抑,写鸾弦,一声声苦。

吟不得,正黄昏后也,满庭微雨。

早是凋红损翠,更休检、生绡海棠遗谱。

零落秋花,试与问花无语。

当时翠楼瘦影,化纤云、沈沈遥浦。

剩碧藕,绾情丝、千缕万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声声慢 题陈庆覃侍御伤心曲后

作者: 孙鼎臣 〔清代〕

蘅芜梦冷,桃叶歌残,帘前犹唤鹦鹉。
莫道多情,憔悴东风无主。
青春几多怨抑,写鸾弦,一声声苦。
吟不得,正黄昏后也,满庭微雨。
早是凋红损翠,更休检生绡海棠遗谱。
零落秋花,试与问花无语。
当时翠楼瘦影,化纤云沈沈遥浦。
剩碧藕,绾情丝千缕万缕。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芙蓉草木间,梦境变得寒冷,桃叶的歌声已然残破,窗帘前还在呼唤着鹦鹉。
不要说我多情,只是这东风使我憔悴无助。
青春里有多少怨恨与抑郁,弹奏着鸾弦,发出阵阵苦涩的声音。
此时无法吟唱,正是黄昏时分,庭院中细雨纷飞。
花儿早已凋谢,红颜与翠色都已损失,不必再去寻检那生绡的海棠遗谱。
秋天的花儿零落,试着去问花儿,却无言以对。
当时在翠楼上瘦弱的身影,如今化作轻纤的云在遥远的水面上沉沉漂浮。
只剩下那碧藕,缠绕着千丝万缕的情思。


注释

  • 蘅芜:指芙蓉草或水生植物,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桃叶歌残:桃叶的歌声已经消逝,表明美好的事物已经不在。
  • 东风无主:指春风无主,暗示着孤独与无助。
  • 黄昏后也:指黄昏时分,情绪更加低落。
  • 生绡:指生绡布,象征着轻柔细腻的美好。
  • 碧藕:象征着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鼎臣,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他的诗风常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昔的怀念,尤其擅长描绘女性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陈庆覃侍御的伤心曲的感受,表达了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惋惜以及对青春无奈的感慨。

诗歌鉴赏

《声声慢》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青春与爱情的深刻思考。开篇的“蘅芜梦冷,桃叶歌残”便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凄凉的氛围,表明主人公的情感状态。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及内心的独白,逐渐揭示了对青春无情流逝的无奈与痛苦。

诗中“莫道多情,憔悴东风无主”一句,表达了对多情的辩解,似乎在告诉读者,自己并非情感的奴隶,而是被现实所逼迫。随着情感的深入,“青春几多怨抑,写鸾弦,一声声苦”则将个人的悲伤与青春的愁苦紧密结合,展现了青春期的复杂心理。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尤其在“零落秋花,试与问花无语”中,展现了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与失落的无声感叹。最后通过“剩碧藕,绾情丝千缕万缕”一语,将诗人的情感浓缩为对过往的眷恋与未竟的爱,令人心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蘅芜梦冷: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冷清的梦境,暗示情感的凋零。
  2. 桃叶歌残:桃叶的歌声已然消逝,象征美好的事物不再。
  3. 帘前犹唤鹦鹉:窗帘前依旧呼唤鹦鹉,表现孤独与渴望的心情。
  4. 莫道多情,憔悴东风无主:反驳他人对自己多情的看法,揭示内心的无奈。
  5. 青春几多怨抑:青春中充满了怨恨与压抑的情感。
  6. 写鸾弦,一声声苦:弹奏鸾弦,发出苦涩的音调,表达了深深的悲伤。
  7. 吟不得,正黄昏后也,满庭微雨:无法吟唱,黄昏的微雨加重了情感的沉重感。
  8. 早是凋红损翠:花早已凋谢,象征美好的事物已逝去。
  9. 更休检生绡海棠遗谱:不再去寻找那生绡的海棠,表示对往昔的放弃。
  10. 零落秋花,试与问花无语:秋花凋零,询问花儿也无言以对,表现无限哀伤。
  11. 当时翠楼瘦影:回忆起当时在翠楼上的身影,感慨万千。
  12. 化纤云沈沈遥浦:轻纤的云沉沉地漂浮于遥远的水面,象征思念的遥远与无尽。
  13. 剩碧藕,绾情丝千缕万缕:只剩下那碧藕,缠绕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表达了深沉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春几多怨抑”将青春比作一种情感的负担。
  • 拟人:如“问花无语”,将花拟人化,表达情感的无奈。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称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与对爱情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美好过往的眷恋与对现实时光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层次,诗人传递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对失去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蘅芜:象征梦境的幽静与孤独。
  • 桃叶:象征美好但易逝的青春。
  • 秋花:象征凋零与失落。
  • 碧藕:象征深情的寄托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桃叶歌残”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2. “青春几多怨抑”中的“怨抑”指的是什么? a) 快乐
    b) 忧愁
    c) 知足

  3. 诗中最后一句“剩碧藕,绾情丝千缕万缕”暗示了什么? a) 绝望
    b) 思念
    c) 无奈

答案

  1. b) 失落
  2. b) 忧愁
  3. b)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同样描绘了失落与思念的情感。
  • 纳兰性德《虞美人》:表达对往昔的怀念与对青春的唏嘘。

诗词对比

李清照《声声慢》与孙鼎臣的《声声慢》在情感表达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均通过细腻的意象与充沛的情感展现出对青春的追忆与对爱情的思考。两首词虽然在表面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内在的情感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均流露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过往的眷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宋元明清诗词研究》
  • 《李清照与她的时代》

相关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