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时间: 2025-01-17 09:58:34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贺新郎
作者: 韩玉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柳外莺声碎。晚晴天东风力软,嫩寒初退。花底觅春春已去,时见乱红飞坠。又闲傍阑干十二。阑外青山烟缥缈,远连空愁与眉峰对。凝望处,两叠翠。鸳鸯结带灵犀佩。绮屏深香罗帐小,宝檠灯背。谁谓彩云和梦断,青翼阻寻后会。待都把相思情缀。便做锦书难写恨,奈菱花都见人憔悴。那更有,枕痕泪。
白话文翻译:
在柳树外,黄莺的啼声变得细碎。晚晴的天空,东风温柔,初春的寒意刚刚退去。我在花下寻觅春天,春天已经远去,偶尔见到纷飞的花瓣。闲坐在栏杆旁,远处青山如烟,淡淡的愁绪与我的眉头相对凝望。在那凝视的地方,两叠翠色如翡翠。鸳鸯佩带着灵犀的饰品。绣屏深处,香气四溢的小罗帐,宝檠灯后,谁说彩云和美梦已断,青翼阻挡了重逢的路。等待着把相思的情愫缀成句子,却发现写下的锦书难以表达我的恨意,奈何菱花都目睹了我的憔悴。更有那枕上的泪痕。
注释:
- 莺声碎:指黄莺的叫声细碎而轻柔。
- 嫩寒初退:初春的寒气刚刚消退。
- 乱红飞坠:花瓣纷飞,象征春天的逝去。
- 阑干:栏杆,诗人闲坐于此。
- 青山烟缥缈:远处的青山如烟雾般朦胧,寓意愁绪。
- 灵犀佩:形容心灵相通的情感。
- 锦书难写恨:写下的信笺难以表达心中的恨意。
- 枕痕泪:指在枕头上留下的泪痕,表现了内心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玉,宋代词人,以清丽的词风著称。其词作多描写爱情与自然,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然而诗人在此时却感受到春天的逝去与内心的孤寂,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愁苦。
诗歌鉴赏:
《贺新郎》是韩玉的一首佳作,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开篇以“柳外莺声碎”引入,轻巧的意象立刻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但很快又转向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通过“花底觅春春已去”的反差,表达了对逝去春光的无奈与失落。
在描写中,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阑外青山烟缥缈”,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与孤独的情愫。接着,诗人又通过“鸳鸯结带灵犀佩”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美好的情感与现实的失落之间的矛盾。
最后,诗人用“锦书难写恨”总结了内心的苦闷,尽管心中的情感复杂,却无法用文字表达,展现了情感的无奈与深沉。这首词在情感的表达上极为细腻,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惋惜,体现了韩玉深厚的艺术功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柳外莺声碎:通过自然景象引入,营造春天的氛围。
- 晚晴天东风力软,嫩寒初退:描绘晚晴的温柔与春寒的退去,感受到春天的到来。
- 花底觅春春已去,时见乱红飞坠:表现对春天的渴望与失落,暗示爱情的远去。
- 闲傍阑干十二:描绘诗人闲适的状态,但内心却充满愁绪。
- 阑外青山烟缥缈,远连空愁与眉峰对:展现远山的朦胧,表现诗人的愁苦。
- 凝望处,两叠翠:凝望远方,心中情感波动。
- 鸳鸯结带灵犀佩:象征着心灵相通的爱情。
- 绮屏深香罗帐小,宝檠灯背:细腻描绘室内情景,增添情感的温暖。
- 谁谓彩云和梦断,青翼阻寻后会:表现对重逢的渴望与无奈。
- 待都把相思情缀:希望将思念化为文字。
- 便做锦书难写恨,奈菱花都见人憔悴:感慨写信表达的艰难与内心的憔悴。
- 那更有,枕痕泪:最后以泪痕结束,强化感情的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山烟缥缈”用烟雾比喻山的朦胧。
- 对仗:如“鸳鸯结带,灵犀佩”,形成对称美感。
- 拟人:如“花底觅春”,赋予花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主要围绕对爱情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感慨,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深切的情感对比,情感细腻而深沉,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莺:春的象征,代表生机与希望。
- 花:象征爱情的美好与脆弱。
- 青山:远方的愁绪,象征着无法逾越的距离。
- 鸳鸯: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 泪痕:表达内心的伤痛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韩玉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
“柳外莺声碎”中“莺”指的是什么?
- A) 黄莺
- B) 夜莺
- C) 雀鸟
- D) 燕子
-
诗中提到的“锦书”主要用于表达什么?
- A) 友情
- B) 思念与恨意
- C) 祝福
- D) 诗意
答案:
- B) 宋代
- A) 黄莺
- B) 思念与恨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韩玉的《贺新郎》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思念之情,但韩玉的词更注重自然意象与情感的对比,而李清照则更多地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上下功夫,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