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识桃源路,舟人指故山。
白鸥秋水外,黄叶夕阳间。
尘世境原幻,渔郎事可删。
时清竞朝市,长觉洞门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桃源的向往与迷茫。作者不懂通往桃源的道路,问舟上的人,舟人指向了故乡的山。白色的鸥鸟在秋水之外飞翔,黄叶在夕阳的照耀下飘落。尘世的境界原本虚幻,渔夫的事务可以被忽略。在这个清净的时刻,城市的喧嚣与竞争让人更想念那洞门之内的宁静。
注释
- 桃源:指的是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化的世外桃源,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 舟人:指在水上行船的人,这里可能象征着引导或指引的人。
- 白鸥:白色的海鸥,常象征自由与宁静。
- 尘世境:世俗的世界,往往指繁忙和喧嚣的生活。
- 渔郎:指的是渔夫,象征一种简单而纯朴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费应泰,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以诗歌见长,与陶渊明、王维等人有相似的隐逸情怀。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借桃源的意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思考。桃源作为理想化空间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对宁静与和谐的渴望。
诗歌鉴赏
《桃源洞》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诗中通过对桃源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纷扰的反思。开头两句“不识桃源路,舟人指故山”,暗示了作者对理想境地的向往,但同时也表露出无奈与迷惘。舟人指向的“故山”,既是乡愁的象征,也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归属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白鸥秋水外,黄叶夕阳间”,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白鸥的自由与秋水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而黄叶在夕阳下飘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后两句“尘世境原幻,渔郎事可删”更是深化了主题,尘世的景象原本是虚幻的,渔夫的生活虽简单,但却能让人忘却繁华,回归本真。在最后一句“时清竞朝市,长觉洞门间”,诗人通过对比清静与喧嚣,表达了对桃源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清新的自然意象中,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孤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识桃源路:诗人对桃源的向往,却不知道如何到达那里。
- 舟人指故山:问舟人,舟人指向的是故乡的山,象征着归属感。
- 白鸥秋水外:描绘白鸥在秋水之上的自由景象,营造宁静氛围。
- 黄叶夕阳间:黄叶在夕阳中飘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尘世境原幻:世俗的浮华是虚幻的,暗含对现实的不满。
- 渔郎事可删:渔夫的简单生活可以忽略,指向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 时清竞朝市:在这清静的时光中,城市的竞争显得格外刺眼。
- 长觉洞门间:长久以来对桃源的向往,洞门象征着理想的入口。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用“桃源”比喻理想的生活状态,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仗:如“白鸥秋水外,黄叶夕阳间”,形成优美的音韵效果。
- 意象:用自然景象(白鸥、秋水、黄叶)构成诗的意境,表现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桃源的向往与对尘世浮华的无奈。同时,诗中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桃源:象征理想的生活状态,代表着宁静与和谐。
- 白鸥:自由的象征,渴望摆脱束缚。
- 黄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洞门:象征理想与现实的交界,向往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桃源”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生活
- C. 乡愁
- D. 自由
-
“白鸥秋水外”中,“白鸥”代表了什么?
- A. 繁华
- B. 迷茫
- C. 自由
- D. 伤感
-
诗人对尘世的态度是?
- A. 渴望
- B. 无奈
- C. 满足
- D. 忽视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理想社会,强调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费应泰《桃源洞》:关注个人的内心感受,更加注重现实与理想的对比。
粗略解读
陶渊明的桃源是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而费应泰则是在喧嚣的现实中追寻那份宁静和理想的生活,反映出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对理想的不同理解与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陶渊明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